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六十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六十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辦好學前教育”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兒童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近幾年,我國學前教育雖取得巨大進步,但也面臨著新困難、新問題,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小學化、缺乏職業保障等等。而如何形成合力,辦好學前教育,成為政府和社會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2月16日,以“辦好學前教育”為主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在俞正聲主席的主持下,多位來自相關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就如何辦好學前教育建言獻策。
長期以來,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和廣大政協委員非常關注學前教育發展問題。2016年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率全國政協“辦好學前教育”專題調研組到北京調研。同年,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李衛紅、馬德秀、王全書分別率專題組,赴海南、甘肅開展專題調研,為開好本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打下良好基礎。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由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和民進中央共同籌辦,民進中央于2016年到湖北、山西等地組織專題調研,并召開學前教育專題座談會,匯集各方力量就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性問題議政建言。
多措并舉:確保公益普惠性得到共享
“普惠性資源依然短缺,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比例較少。”2016年12月,專題組在調研期間了解到,城市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比例偏低,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未根本解決。
“公辦園少、民辦園貴的問題普遍存在。”委員們發現,一些地區學前教育“入園難,難過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學費”并不夸大其詞,使廣大處于橄欖形中段的人群陷入集體焦慮。一位熟悉當地幼教的工作人員告訴調研組。“公立幼兒園費用相對便宜,但由于幼兒園少,太難進,只能讓娃娃進私立幼兒園。”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河南洛寧調研時注意到,全縣只有一所機關幼兒園是公辦園,絕大多數幼兒園屬類是民辦及社會力量參與籌辦。為此,朱永新建議,加大財政投入,擴大建設普惠性幼兒園,尤其是重點發展農村和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學前教育。
“大力發展小區配套幼兒園是增加城鎮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要渠道,是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重要途徑。”參加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高美琴表示,應完善小區配套幼兒園相關法律法規,構建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在當前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缺、辦園用地難尋的情況下,如何遏止企事業單位幼兒園數量的持續減少,盤活、發揮和利用好這部分資源非常重要。”全國政協委員祝連慶建議,政府要對企事業單位幼兒園實行屬地化管理,并通過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扶持企事業單位幼兒園的發展。
“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大量存在的無證幼兒園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空間。”全國政協委員盧天錫認為,在當前普惠性幼兒園比例偏低,私立有證幼兒園普遍收費較高的剛性需求下,應全面排查、摸清無證園底數,降低辦園門檻、簡化手續,規范一批無證幼兒園資源,為適齡兒童提供優質的保育服務。
在北京和甘肅省臨夏、定西等地走訪時,多家民辦幼兒園園長向委員們表示,在政府現行補貼標準下,幼兒園難以維系運轉,“只能靠多收費維持。”為此,全國政協委員張杰庭呼吁,政府按照幼兒園生均成本進行各類幼兒園收費標準核定,并給予普惠性經費補貼、減免租金等政策性補貼。
成本分擔:建立可持續的保障機制
學前教育究竟是不是教育,政府要不要負責?調研期間,學前教育屬性之爭在委員的熱議交談中成為話題焦點。實際上,這涉及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來源和成本分擔等核心內涵。
委員們認為,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經歷了從政府直接領導到“政府主導、成本分擔”的轉變,導致各級政府在經費投入上的責任也沒有厘清,財政分擔制度未建立,省、市、縣區、鄉鎮各級投入比例和分工不明確。
“政府對發展學前教育有主導責任。”在座談會上,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李衛紅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道出了參與調研的委員們的心聲。李衛紅認為,良好的學前教育不僅可以為兒童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還能有效彌補貧困、親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帶來的不利影響,阻斷貧困的代際循環,可謂“抓一代,促兩代,影響好幾代”。
全國政協委員胡衛說,發展學前教育的主體責任在政府,但不等于要由政府包攬辦學。“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完全由政府提供,既無可能,也無必要。應堅持政府主體責任的同時,努力構建公辦、民辦幼兒園共同發展的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劉焱認為,當前滯后的投入成本分擔機制已成為制約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她呼吁,各地政府制定切合本地實際的公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并納入當地財政性教育經費預算,以確保公辦幼兒園有基本的運行經費。此外,政府部門應當購買服務的方式,降低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建立真正惠及大眾的、體現教育公平的財政撥款和適當收費相結合的成本分擔機制。
“打破公辦民辦藩籬,建立學前教育生均經費撥款制度。”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衛小春也認為,應該確立財政投入的分擔職責與比例,“越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其財政保障的主體重心應該越高”。
調研期間,委員們發現,一些西部省份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免除學前教育學費,實踐中不僅沒有取得預想效果,而且還引發未享受免費教育家庭農戶的不滿。委員們認為,政府要因地制宜探索合適的公辦和民辦幼兒園比例,解決出生高峰和人口回落造成的學前教育資源多和少的矛盾。
師資教學:讓數量與質量并駕齊驅
“落實學前教師的社會保障制度,依法逐步為學前教師全員繳納社保和公積金,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全國政協常委陳自力的建言,也是調研中各方關注和呼吁的重點。
在甘肅臨夏、定西調研時,委員們了解到,由于幼兒教師編制政策,教師工資、社會保障、職稱、培訓等待遇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致使收入較低、保障程度差,流動性大,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幼教事業。
委員們還發現,我國西部地區許多幼兒園現代化的樓房里面空空蕩蕩,沒有游戲區和必需的玩具教具。很多幼兒園以老師上課為主,有的幼兒園還設置語文、數學、英語等教學科目,甚至布置家庭作業,“小學化”傾向突出。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鐘秉林建議,政府在完善硬件建設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資金投入方向及重點,提供豐富、適宜的玩具和游戲材料。引導幼兒園研究保教規律,優化教育內容,將游戲作為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創設游戲條件,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
“依靠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和第三方服務機構,構建統一的教師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和機構,對教師隊伍進行統一人事管理,從制度上保障幼兒園規范招聘和教師合法權益。打通公辦、民辦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定體系,加大對在職教師專業水平的認定。”民進中央也在其調研報告中建議。
對此,讓劉焱和胡衛頗為贊賞的北京朝陽區政府改革探索恰恰與上述建議高度一致:“探索事業單位舉辦集團化普惠幼兒園,除了園長和少量專業教師為在編人員外,其他教師均采用社會招聘。這既保證幼兒園專業水準,又避免編制不足帶來的限制。”
“農村學前教育要充分利用農村的環境來設置課程,讓幼兒園在環境上家園化,讓幼兒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與田園;在資源、活動上鄉土化,用心糾正目前無處不在的西洋化、城市化;在學習方式上游戲化,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湯素蘭說,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學前教育,保護幼兒天性,尊重幼兒個性發展,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這才是學前教育的根本。
此前在調研期間,多地向調研組反映農村兒童營養失衡等問題。在小(學)、幼(兒園)同校內,“哥哥喝牛奶,吃雞蛋,弟弟旁邊看著流口水”已是老師們不能回避的尷尬實情。國務院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尚未惠及農村幼兒園的適齡兒童。
將學前教育階段幼兒納入營養改善計劃,既是農村幼兒園、兒童家長的愿望,也是委員們的呼聲和期望。為此,李衛紅還呼吁盡快出臺指導政策,改善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實施農村幼兒園免費午餐計劃,改善農村幼兒營養狀況。
全國人大常委、國家督學龐麗娟則呼吁盡快出臺有關學前教育的專門法律,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難題、關鍵性體制機制問題予以明確規定。
“我國學前師資隊伍面臨數量與質量的雙重困境,其中最需要接受培訓的群體是農村幼教。”全國政協委員楊文在會上充滿感情地說,為打破貧困的代際循環,讓所有孩子共享高質量的教育,共筑中國夢,她希望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前專業學生到農村幼兒園頂崗支教。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幼兒園 學前教育 全國政協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