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馬德秀: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2017年03月01日 09:08 | 作者:馬德秀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依賴于一支理想信念堅定、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的教師隊伍。《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指出,新世紀以來,高校教師隊伍保持穩定增長,目前教職工總數達233.6萬人,專任教師總數達153.5萬人,教師隊伍數量成為世界第一。專任教師中,40歲以下青年教師超過55%。青年教師已成為教師隊伍的生力軍,是教育發展的根本。為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政府、高校等應多措并舉,把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在新形勢下要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高校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擁護黨的領導,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但也應看到,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道德淡化。

要進一步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切實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在實踐中知國情、明社情,增強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以理想信念引領學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學生,以扎實學識服務學生,以仁愛之心關懷學生。

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書育人水平。總體上,青年教師研究生學歷多、高級職稱少,知識儲備多、實踐經歷少。他們愛崗敬業熱情高,容易走近學生,但教書育人能力欠火候,不少海歸回國或學校剛畢業的青年教師沒經過專業系統培訓就直接上講臺,使教書育人效果南轅北轍。

建議設立專項資金,對教學工作不滿5年的專任教師開展職業能力培訓,重點加強科研能力培養,加強教學方法和技能訓練,幫助他們盡早通過“教學關”。重視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新,從“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轉變為“用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更新教學內容”,用討論式、啟發式教學改變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既鼓勵青年教師“走出去”,將實踐反饋于理論、反哺于教學,又要把一線技術和管理人員“引進來”,承擔教學工作、擔任實習導師,增強教書育人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重視本土青年教師長期和中短期海外培訓,把拓寬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爭相結合,為教育現代化、國際化提供豐富的人才梯隊。

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給青年教師“減負”、“加壓”。青年教師正處于事業發展期和生活重壓期,目前,對青年教師的評價和年終考核重科研、輕教學,重數量、輕質量,重理論、輕實踐,重鞭策、輕保障。

“減負”就是通過評價的指揮棒,改變僅僅按經費數額、成果數量、項目多寡、期刊級別的簡單量化評價方式,讓青年教師能沉下心作研究、專心教學。要做好人才公寓、教師宿舍等配套工程建設,減輕青年教師潛心科研教學的后顧之憂。“加壓”就是通過合理的考核模式和薪酬體系,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加強學習、加強實踐,激發他們的創新活力。

當前,在青年教師選聘和培養上過多傾向海外引進人才,一些高校職稱評定把“海歸”作為加分項,這不僅擠壓了本土青年教師的發展空間,也反映出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不自信。建議避免用“海歸”或“本土”等標簽簡單評價定義青年教師水平能力,制定同臺競技的政策,實現不拘一格降人才,增強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道路自信。

發揮人才計劃對青年教師的引導激勵作用。一方面,一個時期以來,政府主導的人才計劃對吸引和培育高校少數拔尖青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各部門人才計劃繁多、重復、混亂。一些青年教師花大量時間申請各種人才計劃,難以專注科技創新和教育教學;有的申請不成功,甚至挫傷其創新能力發展。究其原因,是青年人成長的道路被“格式化”,獲得各種人才計劃成為待遇、地位的象征,成為“孔雀東南飛”的資本,成為了一輩子背著的光環,長期看,不利于青年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對于絕大部分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師,目前的人才計劃又關注太少,基層青年教師幾乎成為國家人才支持政策體系的盲區。

建議發揮好人才計劃引導和激勵作用,既要整合各部門人才計劃,組織、教育、人社、財政、科技、國家基金委等建立統一協調機構,統籌實施各類別、各層級人才計劃;又要加大對基層青年教師群體的關注,加強傾斜支持和專項投入,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成長發展。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馬德秀 高等教育現代化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国产线观看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亚洲Av一在线观看 | 开心五月欧美激情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