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郝際平:應從戰略高度重視全國高等教育均衡發展

2017年03月01日 09:09 | 作者:郝際平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急需解決的不僅是辦“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問題,更是如何全面協調發展高等教育的問題。我國西部現行的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尚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和東部地區相比,差距在拉大,西部地區高校排名逐年下滑,地方高校排名下滑尤其明顯,人才培養質量難以保證,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落后局面需要得到根本性扭轉。

西部地區高校數量、規模、師資、設施等整體處于劣勢。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優質教育資源基本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無論是高等院校的數量和規模,還是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都處于絕對的劣勢。以2014年共有2529所全國普通高校為例,其中:東部980所、中部668所、西部627所、東北254所。按照每十萬人口在校大學生數(人)來測算,2014年全國平均每十萬人口有在校大學生2488人,東部3303人、中部2453人、西部2138人、東北2885人。可以看出西部地區最低,比最多的東部少1165人。

西部地區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嚴重匱乏。作為衡量高等學校辦學水平重要標志的重點學科、領軍人物、創新團隊、重點研究基地等西部地方高校相對偏少。以全國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分布情況為例:2008年全國高校一級重點學科數為286個,西部地方高校5個;全國二級重點學科數為677個,西部地方高校38個;全國本科院校1079所,西部地方高校235所。全國平均一級重點學科數與本科院校比為26.5%,西部地方高校為2%;全國二級重點學科數與本科院校比為62.7%,西部地方高校為16%,遠低于國家的平均值。重點院校對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地區招生指標少,使不發達省份學生難以接受重點院校教育。

西部地區高校所獲投資嚴重不足,辦學條件落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及各地區間教育經費支出均存在著顯著差距。2014年《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高等學校本科生的生均經費情況為:北京市平均為5.7萬元、北京市中央屬高校5.97萬元、北京市地方高校為4.9萬元;上海市平均為5.1萬元、上海市中央屬高校5.7萬元、上海市地方高校為4.6萬元;陜西省平均為2.58萬元、陜西中央屬高校4.2萬元、陜西地方高校為2.04萬元;甘肅省平均為1.95萬元、甘肅中央屬高校3.35萬元、甘肅地方高校為1.69萬元。

建議國家從戰略高度考慮全國高等教育的均衡發展,從科學發展角度講,發展西部高等教育是解決深層次的公平問題的起點,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方式最終也要轉到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需要人才、科技、教育的支撐。

建立面向西部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機制。在統籌配置教育資源的前提下,向西部傾斜,發揮中央政府的主導作用。國家應該有計劃地對西部地方高校安排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等提高辦學水平,同時,高端人才的評選也應向西部傾斜。在招生過程中,重點院校分配招生指標要適當對其他省份傾斜,尤其考慮西部地區和一些不發達的省份,同時對于各種特殊招生手段錄取的學生要加強監督,要讓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應鼓勵東西部地區院校之間的對口扶持,積極促進西部的高等教育發展。

建立西部地方高等教育投資保障機制。建議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體制,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財政制度,保證教育經費持續穩定增長。調整目前高等教育分級投資的機制,設立高等教育專項補貼或提高轉移支付能力,適當提高高等學校生均教育支出比例,將西部地方高等教育列入專項補貼用于提高生均經費和專項經費。由于西部地方高校中農村生源所占比例大,貧困生比例相應高,應制定學費、辦學經費等扶貧補貼優惠政策。

加大對西部地方高校的教師再培養力度。建議國家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和再教育投入,適當增加西部地方高校的指標,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指標,以此逐步提高西部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建議針對西部優秀博士后人員通過待遇及政策傾斜等辦法,建立西部青年教師儲備庫,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郝際平 一流大學 一流學科 高等教育均衡發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华人久久免费 | 亚洲国产AⅤ久久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