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建議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劃定紅線 公開程序 建立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建議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顧書亮)“當今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領域呈現出軍民技術日益融合的發展趨勢,軍民融合發展,對于增強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提高軍隊戰斗力,維護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鞏富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已進入攻堅期,但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亟需將黨和國家出臺的有關政策上升為法律法規,提高軍民融合發展的法治化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 網絡圖片
鞏富文對當前軍民融合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作了進一步闡述。他說,國防科技工業多年來自成體系,由于研發和生產是一種單向結構,習慣于自我保障,缺乏競爭,軍工企業相對封閉的運行機制與市場機制的靈活性相矛盾;其次由于軍品享受免稅政策,對地方經濟貢獻有限,加上軍工企業占用地方用地指標較多,客觀上對地方經濟形成擠壓;軍工系統產業鏈長,科技含量高,大多屬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出于安全保密考慮,高端技術和軍工科研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與當地民營企業、地方院校共享程度偏低;相對于軍工企業,民營企業在申請技改補貼和條件保障經費時還存在不少困難,影響企業改造升級。
“建立軍地技術標準體系,嚴格落實國家保密法有關規定,對資本融合、生產融合、技術融合、人才隊伍融合、信息融合作出具體的規范和指引,明確哪些可以做,哪些滿足一定條件才能做,哪些不能做。”鞏富文就如何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認為,“加快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貫徹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重要舉措,必須劃定軍民融合發展的‘紅線’。”
“公開行業準入資格和審批程序。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簡化、優化軍工資質辦理程序,授權省一級軍民融合領導機構對軍工‘四證’的審批權限,建立聯合受理、聯合審查機制,切實提高審批效率。”他建議,打破軍工企業對軍品生產供應的壟斷地位,建立軍品重大項目需求向社會發布制度,使民營企業能夠平等參與到軍工項目競爭、生產環節;加大民品考核力度,軍地聯合制定考核管理辦法,對軍工企業轉民品和引進民用高技術設定目標考核任務,倒逼其“二次開發”民用技術,或聯手民營企業發展民品,或引進民用高技術;對軍轉民重大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項目、重大軍民兩用技術開發項目、民口單位承擔的軍品配套科研項目和軍貿出口生產任務項目在用地、資金方面予以重點扶持,促進軍工企業和民企的相互融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劃定紅線 公開程序 建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