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當“玻璃大王”遇到“地產大佬”
當“玻璃大王”遇到“地產大佬”
——經濟界小組討論現場特寫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包松婭)4日上午,經濟界小組討論現場。
比委員還多的媒體記者,或坐或站;長槍短炮架在會議室,伺機出動。
中國經濟正處于“爬坡過坎”階段,實體經濟如何突圍?國企改革如何深入?金融系統如何防范風險?大家都在等待著委員們“發聲”。
靜默片刻,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摁響了面前的話筒。
“說發展實體經濟,怎么說呢?放眼望去,現在誰不做金融?哪家實體企業不是做大了就涉足金融業?”傅成玉環顧會場四周,高聲說,“因為金融最賺錢呀!”
傅成玉幾句反問,似乎并不需要回答。他正要繼續闡述,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突然高高把手舉起來說,“我沒有做金融啊,我一直在做實業。”
全場一團笑聲。
曹德旺帶著閩南人特有的口音,趕緊補充說,雖然我嘴巴不緊,總受批評,但我帶著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做事。
傅成玉擺擺手,不再糾結自己話語中的漏洞。“咱就說目前上市公司里恨不得70%的公司利潤,主要都不是來自主業。實體企業都去做金融,會導致產業空心化。當下,國家提出防止資金‘脫實向虛’的問題,其標志就是金融可以離開實業自己玩兒。"
“這個我同意。”曹德旺接下話茬,突然看到全國政協委員、恒大集團董事會主席許家印。這個自詡“嘴巴不緊”的實業家,直接把話頭拋向許家印,“實體經濟的發展,肯定不是房地產的事吧,最后還是要依靠我們制造業。”
再看許家印,作為多少年的老朋友,他并不在意曹德旺的唐突,只是呵呵笑著“不接招“。
可是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做實體經濟?在商言商,曹德旺也替許家印說了句心里話,我們都是做企業的,企業家最關心的是,做什么決策會對企業發展有利。
“當發展實體經濟能真正對企業有利的時候,市場自然會轉向實業。”如何實現?曹德旺也給出了幾條建議,我國的GDP增長速度可以適當調低,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需要管控要素成本,營造國家競爭力。同時,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資本市場動輒幾百倍的PE不合理。”
會議結束時,“玻璃大王”曹德旺和“地產大佬”許家印,肩抵著肩相互私語著走出會議室。或許,關于實體經濟如何發展,這個在會議中沒有接下去的話題,他們兩個還會有一番私下的深入交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玻璃大王 地產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