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磨長英委員: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扶貧
廣西“十三五”脫貧攻堅戰首戰告捷,去年實現1000個貧困村出列和8個貧困縣摘帽,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0萬人。今年要完成110萬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更加艱巨。如何吸引最具活力的民間資本廣泛參與扶貧?全國政協常委、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工商聯主席磨長英建議,應提高民間資本享受扶貧優惠政策的精準度,讓民營企業在貧困地區進得去、留得住、發展好。
磨長英委員解釋,針對民間資本扶貧,各級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在執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政策邊際效應呈遞減態勢。如扶貧的優惠政策制定不夠精準,配套政策跟不上,落地難,影響了企業參與扶貧的積極性;不少扶貧項目針對性不強,“扶農”不“扶貧”,利用扶貧資金和項目撬動民間資本的效果不甚理想。例如廣西“空店”公司是一家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產品上行的電商企業,目前既沒有享受農村電商扶持政策,也沒有享受到農村農貿市場補助。
磨長英委員建議,政府應根據貧困地區產業經營成本高的實際,完善稅收政策,合理降低貧困地區勞動密集型企業增值稅稅率,提高涉農民生類小微企業稅收起升點,對貧困人口參與度較高的特色產業,部分或全部退還流轉稅、企業所得稅,減輕貧困地區稅負;應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扶貧效果好、社會影響大的扶貧龍頭企業在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等方面給予財政扶貧資金優先支持;建立農業產業保險制度,將扶貧貼息貸款與農業保險捆綁起來,解決農業產業化企業風險大、貸款“擔保難”的問題;民營企業參與扶貧的項目開發,應優先安排農業產業化資金、財政貼息貸款、土地使用計劃;對民營企業在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研發、引進和推廣以及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給予一定的補助或獎勵。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間資本 扶貧 磨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