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政協委員建言:建設健康中國需要“贏在起跑線上”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姜辰蓉、薛天)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中,對加強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強調要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趙銥民、趙東科表示,建設健康中國需要“贏在起跑線上”。一方面要提升我國醫科院校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我國輸送高素質的醫療人才;另一方面要從公民的學生階段開始,加強健康素養方面的教育,讓公民對健康有更科學更完善的認知。
趙銥民委員是第四軍醫大學教授,他表示自己既是醫生也是教育工作者,醫學教育是健康中國非常重要的一環。
趙銥民說:“這些年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醫學院校的發展為我們全國輸送了數百萬醫生,也為我國解決了大量醫學問題。但從整體上看,我們的醫學教育質量近年來呈下滑趨勢,我們醫科院校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所下降。”
趙銥民認為,醫學教育、醫生素養與醫療服務水平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而醫學教育的好壞則直接決定了后兩個環節。醫科院校數量激增,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國家應該適當提升醫科專業的開辦門檻,出臺相關培養方案,對高校培養醫科學生做更系統的規劃,要同時提升醫科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從而從源頭上保障健康中國建設順利開展。”
趙東科作為醫藥企業的負責人,長期關注我國國民的健康素養問題。“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趙東科說,“我國公民目前健康素養偏低,這也導致我國公民中患有慢病的人數越來越多。”
趙東科建議,國家應該將公民健康素養融入教育的各個階段,應針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個教育階段制定相應計劃,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公民健康素養的快速提升。
此外,趙東科表示,當前各媒體,特別是網絡上錯誤、虛假的健康養生知識過多,對公民的健康生活產生了不良影響。他建議相關部門在加大監管、打擊力度的同時,還應加快動員地方政府、媒體、社團等力量倡導、宣傳正確的健康生活方式,讓健康真正成為能融入公民生活的社會文化。(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健康中國 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