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破除科技成果轉化“中梗阻”

2017年03月23日 14:39 | 作者:楊勇 吳穎 張偉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一個關鍵環節是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然而,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總體狀況并不理想,轉化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相當一部分科技成果獲得鑒定后就被束之高閣。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科技成果中試階段的投入不足,缺乏從實驗室科技成果到產業化技術的中間平臺。這具體表現在:其一,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缺乏中試基地,大部分科技成果處于實驗室階段,應用于實際生產還必須進行二次或三次開發。而作為科技成果需求方的企業,為了規避風險,不愿引進或投資于這類科技成果。其二,科技成果中介服務機構數量少、功能單一,提供信息服務不及時、不準確。這導致科研機構的很多成果因找不到需求者而無法實現轉化,而企業需要的技術成果又找不到合適的供應者,企業產品開發中的難題也找不到合適的科研機構和人才來破解。其三,科技成果轉化一般投入大、周期長、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高,難以從常規的商業渠道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

QQ截圖20170323144000

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這一困境,關鍵是要在成果的中試階段、在實驗室科技成果與產業化技術之間建立強大的中間平臺即技術加工基地,對實驗室拿出的不成熟的成果進行加工,使之能夠應用于生產。為此,需要采取以下舉措。

轉變科技工作思路,加強技術加工基地建設。深刻認識建設技術加工基地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推動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應重點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國家重點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重點企業等,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建設一批特色技術加工基地,轉化應用一批成熟的產業化技術成果。

完善產業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技術加工產業。規模化的技術加工體系不僅可以直接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產業;實現了產業化的技術加工體系,更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進而形成“科技創新—技術加工—成果轉化—產業發展—技術需求—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為此,應高度重視技術加工產業發展,高標準、高起點編制技術加工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建設目標、重點和路徑;加強對技術加工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推動技術加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健全相關扶持政策,加大對科技成果中試階段的投入。可以從財政、稅收、金融、土地、平臺建設、科研投入、人才引進、成果評價、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技術加工基地建設,發展技術加工產業。政府各級科技資金應逐步從主要支持實驗室科技研發轉向實驗室科技研發與技術加工并重,切實提高政府科技資金對科技成果中試階段的投入。改變科技成果評價導向,從單純重論文、重專利轉向理論研究成果、實驗室成果與技術加工成果、產業化應用并重。

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形成合理的收益分享、風險分擔機制。建立技術加工基地、發展科技產業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引導商業銀行創新面向技術加工基地建設和技術加工產業發展的科技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科技金融產品盈利模式,允許開展針對技術加工基地和技術加工產業的直接投資業務,用股權收益補償投入風險、分享技術加工產業高速增長的收益。積極引導支持風險資金、天使資金等金融資本投入技術加工基地建設和產業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技術 加工 科技成果 轉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r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大片人成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 精品少妇性服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