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做強戲曲教育 講好中國故事

——專訪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巴圖教授

2017年03月30日 09:30 | 作者:記者 董洪亮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在文化自覺日益成為大家共識的背景下,“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這為中國藝術的中國化成長創設了發展的教育政策基礎。在此基礎上,怎樣建設中國文化品質的藝術學科?戲曲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有著特殊價值,如何強化戲曲學科的文化定位、挖掘戲曲專業文化內涵?如何構建世界認同的戲曲藝術話語體系?讓我們聽聽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巴圖教授的見解。

1234017_600x600

記者: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的時代潮流中,如何構建世界一流的戲曲藝術學科體系?

巴圖:我們正在挖掘戲曲專業文化內涵,凝聚學科專業重點,梳理學科專業建設布局,規劃學科專業發展戰略,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在國家文化傳承發展體系中,努力構建獨立完整、特色鮮明的中國戲曲藝術學科體系。其中,以強化戲曲表演、音樂、導演、編劇、舞臺美術各層次人才培養,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瞄準戲曲行業發展趨勢和學科前沿,使戲曲各個學科專業都能形成和發展自己的特色及優勢,為特色注入時代精神,用特色建設帶動質量建設,用特色發展保證可持續發展。

我們在探索諸如基于戲曲行當自身發展而產生的戲曲獨立學科方向,充分挖掘戲曲不同劇種、行當等內在的學科發展潛能和動力,如現在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的“京劇學”“劇種學”“梅學”“程學”“荀學”等獨立的學科研究方向,豐富壯大戲曲藝術學科基礎和體系。

戲曲教育要努力培育和匯聚一批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大學的辦學定位有準確理解、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教育規律有深刻把握、對中國當代戲曲人才培養規律有敏銳判斷、對戲曲發展的歷史規律、現實狀態和未來走向有深入研究、熱愛學生并能成功將自己舞臺上的光環創造性轉給學生的德藝雙馨、有學有術的教師團隊。

記者:在現有戲曲發展的良好環境下,如何形成全社會培養戲曲人才的合力?

巴圖:打造資源共享的戲曲育人機制,對于匯聚、優化利用戲曲教育資源,培養滿足各方需求的優秀戲曲人才有重要意義。這有利于打破戲曲教育固有的行業壁壘、院校壁壘、地域壁壘、不同層級人才培養壁壘,實現戲曲育人資源的社會開放和共享。近年來,文化部、北京市共建中國戲曲學院,為戲曲高端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系列政策支持。

我們牽頭組建“中國戲曲教育聯盟”,為55所全國戲曲人才培養單位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旨在形成戲曲人才培養共同體,打通不同地域、院校戲曲人才培養鏈條。我們加強和戲曲院團的聯系,共建教學實踐基地、生源基地,希望多方匯聚、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完善戲曲各層級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實現資源共享的戲曲育人機制。我們期望統籌規劃戲曲從啟蒙教育、中小學教育到本專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階段的人才培養定位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共享人才培養資源,努力實現戲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互相支撐,進而逐步實現全社會優質戲曲教育。

記者:如何充分尊重、研究、化用中國傳統戲曲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智慧?

巴圖:我們的戲曲教育理應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尊重現代高等教育規律和規范,也應承襲、借鑒傳統戲曲教育中優良的思想、方法和理念。傳統戲曲科班教育中的道德養成、口傳心授、成品教學、選才辨才、因材施教、量材教藝、從嚴治學、彈性學制、以戲帶功及教師“為祖師爺傳道”的責任心等,都是前輩先賢留給后人的優秀辦學傳統和精神遺產,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鑒。

我們不能靠沉迷于既往固化戲曲教育,也不能靠眺望未來主觀設計戲曲教育,更不能靠迎合時尚來誤導戲曲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相當的歷史時期內堅持傳統、做強傳統、發展傳統仍是當今中國戲曲教育的主題,要以敬畏的態度來繼承,以求真的精神來繼承,以科學的方法來繼承,繼承的目的是面向未來。

記者:如何構建世界認同的戲曲藝術話語體系,進而使得更多的外國人士通過戲曲理解中國文化?

巴圖:建設戲曲藝術話語體系,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傳達中國聲音具有重要意義。在解讀中國戲曲實踐、構建中國戲曲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但實際上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因此我們應以更強的理論自覺和文化自信,加強對戲曲藝術理論的總結梳理和宣傳展示,讓世界看到我們的戲曲研究及創新成果。進一步研究闡發中國戲曲表演理論體系,形成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文化內涵的戲曲藝術學術成果。也應圍繞戲曲藝術傳承和傳播,積極參與和設立國際性學術組織,引導國際學術趨勢和輿論,為構建世界認同的戲曲藝術話語體系做出努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用中國優秀的藝術深刻地感染人。我們學校張火丁教授登陸美國林肯藝術中心之所以成功,究其原因是項目創意和運行時注意到國際化的藝術呈現應體現國家文化形象,代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以,要選擇經過反復驗證、能夠體現中國審美情趣的經典劇目,推出人格、藝格、國格兼備的藝術家,依托受眾熟悉的媒體、高校和藝術家進行跨文化解讀,吸引有代表性和文化影響力的國外受眾。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巴圖 戲曲教育 好中國故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青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亚洲专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