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多家快遞公司共享黑名單:封殺販賣客戶信息人員
上海正推中國首個行業安全自律平臺,中國郵政、EMS、圓通、中通、宅急送等多家物流快遞公司已經加入。2017年3月31日,第二屆物流快遞行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上海召開,澎湃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上述自律平臺由上海市公安局網安部門和菜鳥網絡推動,各快遞物流企業將對販賣客戶信息的人員聯手封殺、永不錄用。
網絡安全專家王樂稱,相當一部分信息泄露案件是物流企業內部人員作案,“但有一些夠不上立案標準的,被企業辭退后,可能換個公司繼續干。這些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快遞小哥,他們大部分都是職業‘黑灰產信息販賣’人員,流竄于不同的行業、公司,擔任不同崗位。”
如何防止快遞企業員工監守自盜?
3月31日,在上海網安部門的見證下,中國主流物流企業啟動建立從業人員安全共享平臺,承諾對于販賣用戶隱私的人員,將堅決驅逐出快遞行業,永不錄用。
上海市公安局網絡安全部門民警表示,這個行業安全自律平臺將對信息安全工作起到震懾作用,快遞物流企業員工的違法信息將在各物流企業間實現互通共享,這一“黑名單”制度將更進一步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我們注意到一些泄露用戶信息的案件和新聞報道,這些人是行業的恥辱和公敵,不僅傷害了消費者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一家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胡斌表示,對于違法泄露用戶信息的員工快遞物流行業將不遺余力進行打擊。
王樂表示,從趨勢上看,通過線下的面單信息泄露隱私的比率逐漸上升,“目前消費者隱私被竊取的主要方式有面單拍照、內鬼泄密、系統軟件漏洞以及外掛等。”
為了防止這種“監守自盜”型信息泄露,快遞公司也開始啟用更安全的隱私面單,在快遞面單上隱去消費者的姓名電話等信息,從而阻斷從線下盜取信息的通道。王樂告訴記者:“除了隱私面單,更安全的解決方案是啟用物流云,通過對數據全程加密,將從源頭上保護消費者隱私。”
編輯:梁霄
關鍵詞:快遞公司 黑名單 信息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