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營養膳食營養膳食
節氣養生:清明祛濕,杞葉扁豆湯
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池曉玲 張朝臻 蕭煥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4月4日迎來清明節氣,此時人體肝氣正旺,且容易感受濕邪,故養生需注意祛除風濕邪氣、補精益氣。此時節飲食要減甘增辛,利用食物的辛散性質祛除濕邪。古人認為,清明吃枸杞葉最有益,“春天采其葉,名為天精草”,是藥食兩用佳品。
枸杞葉又叫甜菜、枸杞尖、天精草,味甘、苦,性涼,入肝、脾、腎經,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明目的功效。《藥性論》認為其“能補益精諸不足”;《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葉可“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間風,消熱毒,散瘡腫”。單用枸杞葉煎水代茶飲,有除煩止渴、祛風明目之效,也可配合其他食材,做成藥膳。下面推薦一款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枸杞葉白扁豆湯。原料:枸杞葉50克,白扁豆30克,蔥白2根,豬腎1只,豬瘦肉50克。做法:1.白扁豆提前用溫水泡軟。2.炒鍋燒熱,放適量油,加入瘦肉片、豬腎片,翻炒片刻,加適量水,放入鮮枸杞葉和白扁豆、蔥白,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加鹽調味即成。功效:健脾祛濕、補腎益精,尤其適用于清明前后容易出現的疲乏、眩暈、腰酸、白帶偏多等癥狀。
編輯:趙彥
關鍵詞:節氣養生 清明祛濕 杞葉扁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