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習近平訪問芬蘭專題>熱點聚焦>熱議評論 熱議評論
評論:“習特會”給復雜中美關系加注動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的訪問和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次會晤于北京時間4月8日凌晨落下帷幕。到本報截稿時,相關的很多消息還沒有出來,但幾家世界大通訊社同時以快訊的方式報道了特朗普說的幾句話,他贊揚中美關系“取得巨大進步”,并且說“這種進步是真實的,我們的關系不同凡響”。美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說:“這是一次了不起的訪問。”
根據之前早些時候的報道,習近平主席在會晤中指出,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他強調,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兩國完全能夠成為很好的合作伙伴。習近平邀請特朗普年內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特朗普愉快接受了邀請,并表示期待盡快成行。
習近平提出,中美要充分用好新建立的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4個高級別對話合作機制。這4個對話機制構建起中美溝通的新框架。
中美關系可以說至此實現了與美國更換領導人相關的平穩過渡。美國的體制導致了中美關系的過渡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經歷一次,而這一次曾被普遍看成是不確定性比較大的一次。讓中美關系過渡得好,對雙方來說都很重要,它也是世界性的大事。
北京與華盛頓有著一目了然的政治文化差異,兩國對重視中美關系的外在表現就不太一致,營造元首會晤氣氛的方式也不一樣。美方喜歡說分歧,為自己的要求提前放風,而中方則注重展示穩健,強調共同利益。這樣的兩個大國總能實現最終的交匯和尊重彼此,中美關系總的呈現出“小鬧大穩”,形成大國關系前所未有的案例。
中美兩種處世哲學看來還要長期糾葛下去,它們不太可能是一勝一負的關系,而一定是彼此熟悉、相互適應的關系。中美都有強大的物理實力,同時也都飽含精神文化能量,雙贏的確是唯一選擇。
由于新的美國政府意識形態色彩較之前的政府相對淡化,這使得兩國建立更加務實的雙邊關系有了更多可能。不久前蒂勒森國務卿表示希望中美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這也是中國長期的主張。
現在中美雙方似乎都越來越相信,無論遇到什么事,兩國必須實現圍繞它的溝通,能解決則解決它,實在解決不了,就盡量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要努力做到不把中美關系也賠進去。這實為大國政治中歷史性的進步。
中美元首會晤的具體成果會隨后逐漸披露出來,但那些具體成果未必就會被歷史記住。歷史肯定會更關注中美處理大量分歧所形成的長期線索,即兩國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能否實現長期的和平競爭,并使這樣的和平競爭固化下來,開辟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共同在重要時刻給中美關系加注了動力。去年底的時候,世界輿論對中美關系的擔心很多,然而今天,人們的預期重新被樂觀主導。這一轉變是意志和智慧的大手筆,也證明了復雜中美關系的內在邏輯已經不再是舊時代的。幾個月的時間里,一些很搶眼的分歧被無聲無息消化了,或者溝通的增加在跑贏分歧的發酵,這已遠遠不僅是中美社會之幸。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評論:“習特會”給復雜中美關系加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