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廁所革命”豈能栽在被盜的廁紙上
今年4月1日,一場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務體驗的“廁所革命”在成都拉開序幕,根據目標,所有景區都將在5月1日前配備廁紙和洗手液。半月過去,新設施、新環境、新體驗是否取得了預想的效果?記者從人民公園了解到,部分游客浪費和“順”走手紙的現象,已經成為人民公園遇到的首要尷尬,而園區創下了7天消耗1500卷廁紙的“紀錄”。(4月16日 《成都商報》)
本來是供市民方便所需提供的免費廁紙,卻成為一些人占為己有拿回家。成都所有景區配備廁紙和洗手液所面臨的尷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曾或正在經歷過。作為“廁所革命”的一部分,免費廁紙頻被盜,事關“廁所革命”成功與否,也考驗著一座城市文明。
可以想象,一周之內1500卷廁紙被消耗,除了面對的服務對象數量巨大之外,更重要的事實是,廁紙被人順手牽羊拿回家去了。還可以想象,當真正需要用紙的市民面對無紙可用時,會多么尷尬和被動。作為免費廁紙的提供方,想必是煩惱不已。
提供免費廁紙,是推進“廁所革命”的一部分,讓更多的市民在方便的時候避免無紙可用的尷尬。然而,這種急人之所需被占小便宜的人搞了個措手不及。這突顯了“廁所革命”,倘若只是建成更衛生、更便捷的廁所硬件設施就認為萬事大吉顯然是短淺的,應對措施是不夠的,提供免費廁紙也不能僅僅是提供了之。好事更應該保證底線不被惡意蠶食才行。
廁紙頻被盜,在北京等地也是一個頑疾。為此,北京多個公園采用了人防+技防的雙重保險。既設置志愿者不斷提醒和引導市民節省用紙,不貪占廁紙,到了后期還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防范“拿紙族”。雙重保險還是有效果的,廁紙使用量出現了下降。但這種像防賊一樣的措施,多少讓人尷尬,被動局面該怎樣更好的破解,還需要入心入腦的化解辦法。
成都作為參與“廁所革命”的重要城市,即應該在推進免費廁紙之時,就應該做好相關的預案,吸取其他地區免費廁紙被盜的教訓。提供免費廁紙,既是一種公共服務,也是一種公共精神,更是相互呵護才能維持的公共利益。因此,在提供免費廁紙時,相關的教育本來就不應該缺位。
古老傳說中,普羅米修斯不惜被惡鷹啄食肝臟的命運為人類盜取火種,但這是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而那些為了自己方便盜取免費廁紙,實在是低劣而骯臟。
推進公共廁所硬件設施建設,不是“廁所革命”的全部,還應該包括使用廁所者的素質,公廁相關的管理和服務。任何好事,缺乏規則,也會讓好事變成鬧心事。這既需要文明引導,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文明教育,也有必要通過技防等手段,通過志愿者現場指導的方式,逐漸規范和引導人們樹立節約使用公廁用紙意識。
一張免費公廁紙,雖薄卻承載著文明的重量。那些被無辜順走的廁紙,卷走的越多,越暴露出盜取人的道德水準越低,也暴露出“廁所革命”越不徹底,這需要管理者、使用者、監督服務者共同努力,人人團結如墻,就能保護住最底線的文明,“廁所革命”才會保證他人的隱私和方便,才會更徹底的完成“廁所革命”的歷史使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廁紙 廁所革命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