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稅收減免推動粵企“下南洋”
“下南洋”,曾經在明清時期便成為廣東商人的熱門選擇。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廣東企業到東南亞投資的熱度不斷攀升,特別是隨著我國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陸續簽訂稅收協定,一股新的粵企“下南洋”熱潮正在形成。
據廣東稅務部門統計,目前廣東共有“走出去”企業1457戶,2014年以來新增“走出去”企業648戶,其中45%選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投資額較2014年增長約120%。來自海關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6.5%,實際投資增長65.3%。
廣墾橡膠集團就是早期“下南洋”的一家企業。早在2005年,廣墾橡膠就在東南亞建立起第一家加工廠。目前該公司已經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非洲貝寧等地相繼建立了天然橡膠、木薯酒精等熱帶作物生產經營項目。
“東南亞的自然環境條件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優勢,促使我們選擇大膽‘走出去’。”廣墾橡膠集團董事長陳茗告訴記者,由于中國與泰國早在1986年就簽訂了雙邊稅收協定,在廣州天河國稅的輔導下,企業境外所得同時享受了中泰稅收協定的稅收饒讓政策,企業從泰國返回利潤享受泰國稅收優惠減按3%繳納企業所得稅,減免了900余萬元稅款。2016年9月,廣墾橡膠集團出資18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控股泰國泰華樹膠(大眾)有限公司,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經營企業。
據統計,2016年,廣東省稅務部門共為“走出去”企業開具《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證明》百余份,涉及享受協定范圍的企業收入近6.5億元。為幫助“走出去”企業防范和控制經營及稅收風險,廣東省國稅局、廣東省地稅局、廣東省商務廳日前聯合舉辦政策宣傳活動,120戶“走出去”粵企參加。(經濟日報記者 龐彩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稅收 企業 下南洋 粵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