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清華簡《算表》為最早十進制計算器

2017年04月24日 09:51 | 作者:晉浩天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23日在清華大學宣布,經過獨立核實認證,清華簡《算表》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十進制計算器。

算表。清華大學供圖 

在2008年清華大學入藏的約2500枚戰國竹簡中,有21支形制非常特殊,竹簡上端鑿有圓孔,孔內有絲帶殘留。2010年,數學史專家曾對該篇竹簡進行了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這21支竹簡不僅具有數字特質,更具有運算功能,是一份實用的運算表,并建議將之命名為《算表》。《算表》為我國留存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填補了先秦數學文獻實物的空白,是研究中國古代數學的珍貴史料。

《算表》呈表格形態,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乘積“八十一”至“一”構成的九九乘法表,擴展部分一端為“半”與“半”的乘積“錙”(四分之一);另一端為被乘數及乘數分別擴大至十倍,也就是最大為“九十”與“九十”的乘積“八千一百”。這樣便可以通過絲線交叉,運用交換律將兩位數乘法轉換為四個交叉點數字相加,實現快捷運算。

《算表》的發現引起了數學界的重視。國際數學史學會前主席道本周指出:“這一發現意義非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乘法表實物。”

當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還發布了清華簡第七輯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報告共刊布四篇戰國簡冊,均為傳世文獻未見的佚籍。其中兩篇記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在外,借助秦國力量返國,以及重耳歸國后整頓內政、一戰而霸的史事。另一篇則講述春秋晚期晉國趙簡子始為卿入朝,范獻子與成鱄對其訓導勸誡的文辭,成鱄論及晉國三位先君——獻公、襄公、平公,講述了國君以儉得政、以奢失政的道理,對于今天也具有啟發意義。

第七輯整理報告分量最重的一篇為記述春秋晚期吳越史事的《越公其事》,全篇共七十五簡,內容完整。簡文敘述越王勾踐兵敗,委屈求成,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依次實施好農、好信、征人、好兵、飭民的“五政”,重新崛起,最終滅吳的故事。簡文與《國語·吳語》《越語》關系密切,應當有同樣的史料來源,可見吳越盛衰是春秋晚期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也是戰國時期特別流行的故事主題。

自2010年底,清華簡每年出版一輯整理報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介紹:“清華簡的整理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目前整理數量剛接近全批簡的半數。不過工作越來越難,為了繼續按進度推進,我們已初步選出若干篇,供第八、九兩輯整理報告發表。”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清華簡 《算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亚洲无线乱码字幕观看 | 亚洲国产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五月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宅男最新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