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小學生的“成人式腐敗”
近些日子大熱電視劇非《人民的名義》莫屬,人們在茶余飯后聊得最多的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官場貪腐和一個個讓人擊節贊嘆的“老戲骨”。不過,北京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家長黃女士的關注點則有所不同——這兩天她的兒子每天放學都能帶回一包食品,有時候是牛肉干、有時候是糖果。兒子說這些都是幫同學寫作業掙來的。(4月24日《中國青年報》)
小學生遭遇“成人式腐敗”,要么用手中的權換同學的東西,要么是幫同學做事掙錢,這與《人民的名義》中的“小皮球”有相似之處,的確,“小皮球”不僅存在于電視劇中,在真實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見,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但小學生的“成人式腐敗”的根源則在大人身上,而藥方也仍然在大人身上。
孩子就像是白紙,他們的一舉一動多是跟大人學的。幫同學寫作業掙錢,為了選上班干部帶零食給同學吃,這些均是跟大人學的,有的是明著學,有的則是暗著學。其實,大人的行為孩子是看在眼中記在心中,所謂的“言傳身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身上出現“成人式腐敗”是需要警惕的,同時,也像一面鏡子,而最該照鏡子的是大人。對此,大人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更要改掉身上的“腐敗式”毛病,給孩子立一個好榜樣,孩子們才會更加健康地生活學習,從而遠離“成人式腐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成人式腐敗 小學生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