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中藥飲片質量堪憂,53藥企被立案調查
▍中藥飲片質量堪憂,53藥企被立案調查
5月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61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的通告(2017年第70號)》。通告江西致和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53家企業生產的61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詳見附件)
總局表示對不合格中藥飲片,相關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業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品,并進行整改。
另外,要求生產企業所在地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相關企業依法對生產銷售不合格藥品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三個月內公開對生產銷售不合格藥品相關企業或單位的處理結果,相關情況及時報告總局。
▍比不合格更糟的是,假藥猖獗
進入2017年,總局對中藥飲片的抽檢力度明顯加大。據統計,總局今年以來發布的16次抽檢通告中,中藥飲片的有7次。各個省藥監部門發布的不合格產品通告中,中藥飲片也占據相當的比例。
另外,在每次的通告中,都會查出非標識企業生產的藥品,即假藥。如果產品不合格是質量管控的問題,那么,假藥猖獗,暴露的是飲片行業整體的混亂。據5月3日檢察日報報道,一位被判8年的當事人,在長達4年中,將私自購進、分裝的飲片,銷售給有關醫院,涉案金額達250萬余元。
對于頻頻發出的通告,在對藥監部門工作贊賞之余,也對當前的身處極好發展環境的中醫藥,有了些許的擔憂。
▍如此質量,配得上政策的傾斜嗎?
政策對中醫藥的扶植、傾斜是顯而易見的:醫院不取消加成;有省份要求每個城市都要有三甲中醫院;有省份要求每個醫院都要開中醫科;中醫診所放開等等,每一個舉措都在大力刺激中醫藥的發展。
相對應的是,中藥飲片的使用量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這毋容置疑。但是,縱然有良醫,沒優質的藥品作保障,消除病患也是徒勞。長此以往,將降低患者對中醫藥的信任度。即便有政策撐腰,前景恐怕也是蕭瑟。
事實上,藥監部門加大力度的抽檢,也正是為了消除這個隱患。不過,屢屢被曝不合格,而且市場夾雜諸多假藥的亂象,說明飲片企業和藥監部門,要再加把勁了。
別辜負了最好的發展良機。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飲片 中藥 質量 立案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