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大講堂
腦卒中,控制情緒很關鍵主講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俞志鵬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全球約有3000萬患者,中國約占1/3,并以每年8.7%的速度持續增長。該病具有死亡率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四高”特點,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沉重負擔。本期,為大家講講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知識。
一過40歲就得防。腦卒中是一種突然發作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通俗地講,就是腦部血液循環突然被堵住、中斷了。以往,人們只有過了50歲才會擔心罹患腦卒中,但如今,該病日漸年輕化。從發病年齡看,小于45歲的腦卒中患者約占10%。所以,如果有家族遺傳史,40歲一過就得關注自己是否有患腦卒中的風險。另外,該病呈“男多女少”的特點,男性患者超過60%,這可能與很多男性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有關。患者一定要對自身生活習慣加以管理,早期篩查,以免加重病情發展。
發病急,必須爭分奪秒。腦卒中一旦發病,具有急、危、重的特點,治療是否及時,直接影響預后。因此,診療必須爭分奪秒。第一,快識別,早發現。當發現患者出現口眼歪斜、胳膊或腿不能動、說話不清楚等情況時,要抓緊時間撥打急救電話,或趕快送至醫院。臨床發現,不少患者存在認識誤區,比如覺得手麻一下、胳膊或腿沒力氣不用去醫院。這種想法不對,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延誤和加重病情。所以,一旦有癥狀,要及時就診。第二,保持冷靜。遇到病人突發癥狀,不要以為是高血壓犯了,給其吃降壓藥等,這會掩蓋病情,最好緊急就醫或撥打急救電話,讓大夫診治。第三,配合大夫。到醫院后,需要做相關檢查來確定是否為腦卒中,為早期溶栓贏得時間。因為任何治療都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大夫治療前會征求家屬意見看是否做溶栓治療,有的家屬擔心,討論來討論去,最后耽誤了治療時間。
預防先從生活習慣下手。預防腦卒中,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尤其重要,建議做到以下幾點:1.管住嘴。少吃油多、鹽多、糖多的飯菜,否則容易導致血脂異常。2.邁開腿。調查發現,85%的人除正常工作外,一般不參加體力活動,愛吃不愛動。建議采取適合自己的體力活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比較緩和的運動,從而降低腦卒中風險。3.控制體重。肥胖會造成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之后又會導致肥胖,形成惡性循環。容易誘發糖尿病、高血壓,若這些疾病控制不好,會加重對血管的損害,導致心腦血管出現問題。4.禁煙限酒。血管內有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吸煙會造成保護膜損傷,導致血管壁堆積廢物而被堵,容易破裂、出血。男性每天攝入酒精量不能超過25克,女性要減半。5.控制情緒。不少心腦血管病、腫瘤的患者,情緒特別容易激動,這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升高,血糖升高需要一定時間代謝,在這個過程中會對血管造成損害。因此,建議性格比較急躁的患者一定要改一改,對很多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要事事較真。只有保持好情緒,使機體處于良好的平衡狀態,整個代謝才能平衡,心腦等器官及免疫系統才能得到很好地保護,降低疾病發生率。6.如果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一定要積極治療,很多疾病會相互影響。
(本講座由本報記者張冕整理)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腦卒中 患者 治療 醫師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