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哮喘病人不接受長期治療是最大認識誤區
5月2日是第十九個“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題是“清新空氣,舒暢呼吸(Better Air,Better Breathing)”。截至目前,哮喘仍是世界公認的醫學難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疾病中四大頑癥之一,它也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殘疾病。據了解,全世界有3億多哮喘患者,也就是說,地球上每20個人中,就有一位患有哮喘疾病。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在全國30個省市30家中心,開展了《全國城區哮喘患者控制現狀和疾病認知程度的調查》,根據對3875例門診哮喘患者的調查顯示,我國城區哮喘總體控制率為28.5%。中國哮喘聯盟總負責人、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負責人、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INA)理事、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表示,這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40%~50%的控制率。
哮喘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呼吸道慢性炎癥疾病
據林江濤介紹,現在對哮喘病最大的認識誤區就是“很多哮喘病人都不接受長期治療,這些病人認為哮喘發作了才是生病,等發作(治)好了,就不接受治療了。” 據了解,哮喘是一種呼吸道的慢性炎癥疾病,長期存在,表現為發作性咳嗽、胸悶及呼吸困難。當呼吸道的這種炎癥程度越重,正常呼吸就越困難。如果沒有采取任何抗炎的措施,將會導致支氣管阻塞或攣縮,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我國目前大約有3000萬哮喘患者,我們熟知的名人,如貝多芬和歌手鄧麗君皆死于哮喘。
林江濤介紹說,通常情況下,哮喘發病時,其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通常發生在晚上或早晨)、喘息(呼氣時發出高音調的哨笛聲)、氣促(感到空氣不夠用,呼吸很困難)、胸悶(感覺好像什么東西壓在了胸部)、呼吸困難引起失眠、不能參加體育活動等。但患者并非都會氣喘,有些只單純地表現為咳嗽,而且癥狀時隱時現,這加大了自我判斷的難度。因此,如果你并沒有感冒,但又長期咳嗽不止,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患上了哮喘了。
長期治療更經濟
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還做了另外一項調查,《我國城區哮喘急性發作住院患者費用及相關情況的回顧性調查》,這項多中心回顧性調查分析了全國29個省(區、市)的29家三甲醫院2013年~2014年間因哮喘急性發作入院的3240例患者,調查結果顯示,哮喘急性發作患者的單次住院費用高出哮喘患者全年維持治療費用數倍,此外,因哮喘急性發作住院的患者中,不規律用藥的患者比例高。
據林江濤介紹,采用中等劑量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聯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該方法是治療哮喘病的常規方法——記者注)治療1年的費用大約為3000元。而《我國城區哮喘急性發作住院患者費用及相關情況的回顧性調查》對3240例患者的研究顯示,他們單次平均住院的費用是11051元,機械通氣的平均費用為26740元。
由此可見,在遵守醫囑的前提下,長期治療、規律用藥可以大大降低哮喘病給患者帶來的經濟負擔。
長期治療更有效
林江濤表示,哮喘雖然很難根治,但是可以通過醫療手段達到良好的控制。他強調“哮喘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醫生規范化診治,患者加強自我管理,接受正規治療,科學用藥,最終可實現對哮喘控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遲春花曾表示,從衣食住行各方面積極預防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對于防止哮喘發作相當重要。遲春花說,哮喘雖然是一種基因相伴終身的病征,但如果控制得當,臨床癥狀治愈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有很多患者不遵醫囑,私自停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治療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中的激素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副作用,林江濤對此解釋道,現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的劑量下是看不到副作用的。
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調查研究發現,2008年哮喘控制調查數據顯示,急性發作住院率為20.0%,急診就診率為33.9%。而在2015年的調查中,該組數據分別為26.4%和22.3%。雖然哮喘病在我國發病率等形勢不容樂觀,但是仍然可以看出防治工作見到了成效。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哮喘 治療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