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青海特色產業搭“絲路”快車走出去
中新社西寧電 (孫睿)“我們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青海拉面館’終于開業了,開業半個月以來,營業額達18萬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天的銷量也比國內多兩成。”遠在馬來西亞的“青海拉面”老板馬黑買11日通過微信語音對中新社記者說,“真想不到,莊稼人出身的我,能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讓‘青海拉面’走出國門。”
青海是古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通道,史稱“青海道”,曾經盛極一時,并由此與中亞國家和阿拉伯世界形成了深厚綿長的人脈情緣和文化紐帶。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青藏高原與沿線國家的“距離”也被不斷拉近。
4月28號,青海化隆華泰餐飲開發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設立的“青海拉面”餐飲“旗艦店”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開業。3年多來,青海省民族特色產業正沿著“一帶一路”快步走出國門。
青海省商務廳對外經濟合作處處長張月娟介紹,目前該省已有5家企業在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活動,涉及礦產資源、餐飲、房地產、貿易等領域,協議總投資1.7億美元。
“此外,為推進青海民族餐飲等特色產業‘走出去’,我們還帶領青海穆斯林餐飲企業代表團赴馬來西亞開展投資合作活動,為民族特色產業尋找境外發展機遇。雙方就民族特色餐飲、新能源、旅游等兩地優勢互補產業方面進行了交流,鼓勵雙方企業開展兩地雙向投資,并在稅收、準入等政策方面給予支持,提供便利條件。”張月娟說。
同樣受益的還有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去年,其公司一個集裝箱的藏毯搭乘青藏高原首趟“中歐班列”順利抵達比利時安特衛普,并順利銷售一空。
這趟全程行經9838公里的班列,僅需12天就可將特色的藏毯、枸杞等青海特色產品運達歐洲,將之前的運輸時間縮短了一半。
“2013年以前,公司出口地僅有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且營銷模式以經銷商二次銷售為主。2014年借助‘一帶一路’,公司相繼開拓了俄羅斯、中亞和南亞市場。如今,中亞等絲路沿線國家對家用機織毯需求量非常大,我們針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也設計了多款符合當地風土人情的機織毯。”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高中華告訴中新社記者,2016年實現出口額3960萬美元,同比增加近1000萬美元,今年將繼續借助“一帶一路”開拓阿聯酋以及北非市場。
如今,青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藏毯生產和出口基地。同時,青海柴達木盆地也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有機枸杞生產、出口基地。
青海省商務廳廳長尚玉龍此前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帶動下,青海正從以往對外開放的邊陲、末梢走到前沿地帶和重要區域。
就在青海特色產業搭乘“絲路”快車“走出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商機也隨著“絲路”回流。以中國最大土耳其商城為例,商城自開業以來,客流量就源源不斷。
土耳其駐中國大使館首席商務參贊哈里·馬德茲勒曾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土耳其商城不僅可以加強兩國間的關系,還能將土耳其的食品、用品帶進中國,帶進青海。希望通過‘一帶一路’這座橋梁把青海的特色產品引進土耳其,加強兩地間的貿易。”
“我們在馬來西亞的餐廳里出售青海的枸杞、蟲草等特色產品,在青海的店里則會擺放馬來西亞白咖啡等。以此促進青海與馬來西亞的貿易往來。”馬買黑說。(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青海 特色 產業 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