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大投資大IP常有,而“黑馬”不常有
在《摔跤吧爸爸》和《銀河護衛隊2》的熱映中,12日,又有多部電影上映,其中有一部是小成本制作的國產懸疑喜劇電影《提著心吊著膽》。業內都說它是最具“年度黑馬相”的國產片,不過目前看,還有待市場檢驗。(揚子晚報)
結構精巧,多線敘事,提到最多的是寧浩《瘋狂的石頭》,忻鈺坤《心迷宮》。再往上夸,對標致敬的,都是蓋·里奇、昆汀、科恩兄弟等國際大咖。更難能可貴的,還是小成本處女作。《提著心吊著膽》是導演李雨禾的第一部長片。成本不足200萬,拍攝23天。其實是入圍去年上海電影節,當時后期都沒錢做完,幸被評委會主席爾冬升看中,力促上了院線。
雖然這種從電影節脫穎而出的小成本高口碑的小眾國產片,哪怕最終進了院線,也多是排片極少且多是垃圾時段的“影院一日游”,但至少普通觀影者有了更多機會,得以窺見國產電影的另一種可能。
近年以相同路徑走入公眾視界的優秀青年導演,就有《路邊野餐》的畢贛,《黑處有什么》的王一淳,《八月》的張大磊,還有成本更小——僅7萬塊錢,獲獎后被某影業相中,準備補拍公映的優秀國產恐怖片《中邪》的馬凱。還有路陽的《繡春刀》,梅峰的《不成問題的問題》,等口碑效應下,促成了一些進步和轉變,給類型電影、藝術電影帶來新的生長機會。
從內在骨架看,是良駒無疑,可若只看市場表現,一日游發小片,票房自然慘烈——內在黑馬質量,未必贏得過外在的鮮肉流量等漂亮皮相。市場定位和價值標準不同,單以票房定英雄的“黑馬論”,自然吃虧。“這部透著濃濃黑色幽默風格的喜劇,沒能如《夏洛特煩惱》一樣成為市場‘黑馬’,也沒能如《驢得水》一樣引起廣泛討論”。
畢竟窮得只能一個機位,同一場景必須拍很多遍以剪輯備用,劇組連肉都吃不起,咸菜絲都能看成土豆絲、醬豆腐算加餐的劇組,導演坦陳,完成度和構想差距不小,沒條件炫技,只能拍得樸素樸實。而現在圈內某些投機倒把、投機取巧已駭人聽聞,前段兒不盛傳據說男女主基本沒咋照面,替身摳像就能“騙”走熱播大劇估計上億投資的絕大部分么?
再看這位實誠導演,被問及有多少投資會好點兒,表示再多一兩百萬,品相就能不一樣了。忻鈺坤也曾表示,火了之后,推了很多“熱錢”投資,還是專注品質把控。這種只愿花笨功夫專業打磨的守拙,是不是所有所謂“黑馬”小片的必備質素?其實誰都知道,卻沒幾個真能踐行,所以才會“大投資大明星大IP常有,而‘黑馬’不常有”吧。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投資 黑馬 大i ip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