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南寧市工商聯推動非公經濟發展
2013年12月1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左二)到南寧市工商聯檢查指導。
自2013年以來南寧市工商聯連續4年在全市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提高了非公經濟人士政治素質。圖為2016年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會。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趙紅明(中)到工商聯會員企業調研。
市工商聯到直屬商會檢查指導工作。
五年來,南寧市工商聯堅持每季度舉辦一次非公經濟人士文體活動,加強了與商會和會員的溝通交流。圖為非公經濟人士拔河比賽。
通過建立兼職副主席、副會長輪值活動制度,提高了兼職副主席、副會長參與工商聯工作的積極性。圖為參加輪值活動的會員到兼職副會長企業參觀學習。
2016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351815戶,私營企業167423家,億元以上非公工業企業547個,規模以上非公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84.69億元,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91.14%。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市經濟的生力軍、稅收的重要來源、進出口的主力軍和安置社會就業的主渠道……過去五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五年,也是我市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五年。
五年來,全市各級工商聯組織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統戰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積極作為。
1
練好內功打牢思想基礎
理想決定方向,信念堅定選擇。當前,經濟社會加快轉型,思想觀念多元多樣,考驗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企業轉型升級的完成。
在新形勢下,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能否見實效,關鍵看在活動中是否真正下氣力、求創新、用真功、抓落實。
自2013年以來,南寧市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連續4年在全市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并結合“同心·六項工程”召開全市現場會,在廣大非公經濟人士中掀起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熱潮。全市累計召開動員會64場,舉辦各種報告會、專題講座等272場,開展政企溝通55次。隨著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全市新時期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主動接受了一次凝聚共同理想信念的洗禮,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注入一針“強心劑”。
堅定理想信念是一方面,但要適應新時期發展面臨的挑戰,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非公經濟人士的整體素質。為此,南寧市工商聯開創了理論培訓、實地觀摩、座談交流和學員互助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培訓模式。每年至少組織區外培訓兩次、市內大型培訓兩次。五年來,參加中共南寧市委統戰部、南寧市工商聯舉辦的各類培訓班的非公經濟人士達6300多人次,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寧波家業長青學院、南開大學等知名院校舉辦了多期區外非公經濟人士培訓班,逐漸將助企工程培訓班打造成培訓品牌,深受廣大非公經濟人士歡迎。與此同時,許多非公經濟人士開始意識到參與培訓的重要性,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2016年經市直機關工委批準,成立了中共南寧市工商業行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工商聯,主要負責我市行業領域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中共南寧市工商業行業委員會的成立,進一步夯實了黨的組織基礎。五年來,南寧市工商聯進一步加強了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以及非公經濟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為指導非公企業黨建工作,2012年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選派100名機關科級以上干部為100家非公企業黨組織第一書記;2014年選派49名市管干部赴53家非公企業掛職一年。
五年來,全市各級工商聯組織積極推薦非公經濟人士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切實做好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在2016年10月人大、政協完成換屆前,全市工商聯會員中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有560名,其中自治區人大代表4名,南寧市人大代表31名;自治區政協委員12名,南寧市政協委員67名。
2
共謀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積極建言獻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踴躍參與重大決策協商……五年來,南寧市工商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帶領廣大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建言獻策,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為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參考,更好地促進了南寧市經濟社會發展。
五年間,全市工商聯會員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交議案295件,提交提案823件。
五年間,南寧市工商聯共開展了26個課題調研。完成了中共南寧市委交給的《關于南寧市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建議》等5個重點課題調研任務,掌握了我市非公經濟發展的許多真情實況,學習借鑒了發達地區的許多先進經驗和做法,向市委常委會匯報了重點課題調研成果。
五年間,累計向市政協提交集體提案23件,所提提案均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真答復,部分意見建議得到了采納。其中《關于深化改革充分釋放南寧市民營經濟活力的建議》等4個集體提案被列為市政協重點提案,《關于鼓勵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建議》等8個集體提案被評為市政協優秀提案。同時,還將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中小企業監測調研等調研工作形成常態,每年與市發改委、工信委、統計局等部門聯合編著《南寧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指導非公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五年間,踴躍參與重大決策協商,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2014年市工商聯與市紀委聯合召開南寧市投資軟環境調研座談會,聽取非公經濟人士的意見建議,向市委上報了《關于優化南寧市投資環境的建議》。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南寧市進一步優化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其配套“1+6”文件,市工商聯積極參與了政策文件的擬定工作,廣泛征求非公經濟人士對文件草案的意見建議。
3
服務會員創造發展條件
五年來,市工商聯始終堅持把服務會員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努力為民企發展創造條件,傾力打造了銀企合作、政企交流、企企互動、經貿活動等平臺,切實為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
積極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加強與國稅、地稅、仲裁委等部門的聯系,積極發揮南寧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南寧仲裁委工商聯仲裁中心、南寧民營企業納稅人權益維護中心、南寧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在服務民營企業中的作用。堅持每周分組走訪商會和會員企業制度,主動了解會員企業的服務需求。五年間,全市工商聯系統共向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民營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487件,部分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加強銀企合作,為企業緩解融資難題。五年來,全市工商聯系統共與金融機構召開“銀企座談會”超過24次,為會員企業融資16億元,其中市工商聯共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桂林銀行、柳州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召開“銀企座談會”11次,促成金融機構為會員企業提供貸款8.75億多元,緩解了部分會員企業融資難問題。
加強經貿交流,為企業內聯外引牽線搭橋。市工商聯先后組織會員企業參加國內外各種經貿活動16次,參加企業937家(次),許多企業在經貿活動中找到了商機。五年來,累計為非公經濟人士辦理中國—東盟博覽會專業觀眾證2137個,積極組織非公經濟人士參加組委會指定會議,促進了會員企業與國內外客商的合作交流。
同時,還積極為非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提供職稱評審服務。五年來,共為非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首次定級、職稱評審提供材料審核服務達25343人次,為非公企業人才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4
搭橋鋪路積極招商引資
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工商聯肩負著服務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己任,同時也肩負著服務全市經濟建設大局的重任。
五年來,市工商聯自覺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自身聯系廣泛、與民營企業家聯系多、貼得近等優勢,千方百計協助政府謀項目、引項目、落項目。五年里,先后通過主動式、邀請式、借力式等工作機制,舉辦了南寧市總商會駐海外聯絡處主任第三次聯席會暨南寧·雅加達項目洽談會、第四次聯席會暨南寧·越南企業項目配對會、南寧·香港果蔬交流座談會、投資環境推介會、“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南寧發展座談會”等大型招商引資活動,努力為招商引資搭橋鋪路。
五年來,市工商聯先后接待區內外兄弟城市工商聯及民營企業來訪20批次,與合肥市工商聯、開封市工商聯等9市工商聯締結友好商會。截至2016年底,與國內外38個商會建立了友好關系。
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多次隨南寧市黨政代表團赴北京、廣州、江蘇、上海、濟南、廈門、杭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積極邀請當地知名企業參加我市在上述城市舉辦的投資環境推介會。
——2012年與自治區工商聯邀請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非公企業家參加了“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南寧發展座談會”。
——2013年積極配合自治區工商聯邀請38家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到我市進行投資考察,并與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召開了座談會。
——2014年接待了參加“桂商情系故鄉行”的香港、澳門客商,并積極引介客商與我市有關縣區、開發區進行洽談。
——2015年以來多次接待到我市投資考察的大連萬達集團、中民新能、新奧集團等知名企業負責人。
五年來,市工商聯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33億元,全市工商聯系統招商引資協議金額達57.27億元。
5
反哺社會助力脫貧工作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
在橫縣,南寧非公企業君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電商+農戶”的幫扶模式,讓曾經的貧困村飛馬村在脫貧致富的小康道路上越走越穩。
在隆安縣,通過非公企業廣西富鳳農牧集團有限公司的結對幫扶,產業帶動,讓原來貧窮落后的東安村面貌大變樣,農戶個個變成養雞專業戶。
在上林縣,通過廣泛發動,一批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依托合作社發展種養,借力休閑農業實現就業,發展稻鰍養殖讓農戶增收等措施,讓貧困村的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
在馬山縣,在非公企業廣西沃康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幫扶下,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讓立星村外托屯的百姓們脫貧信心滿滿。
五年來,南寧市工商聯積極引導廣大非公企業在壯大自身發展的同時勇挑重擔,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為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全市工商聯系統在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抗震救災以及“美麗南寧”建設等各類光彩事業和公益事業中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39億元。
一次次捐款的發動,一份份幫扶協議的簽訂,一個個產業項目的實施都凝聚著廣大非公經濟人士對全市社會發展的心血。
抗震救災。2013年工商聯舉辦支援四川雅安地震災區賑災義演晚會,發動非公經濟人士捐款471.29萬元。
脫貧攻堅。通過“千企扶千村”和“萬企幫萬村”的活動,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235家商會和民營企業與240個貧困村屯簽訂幫扶協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15個,安置貧困村農民就業人數10783人,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捐款捐物840.68萬元。
定點幫扶。發動南寧市工商聯吳川商會等商會和民營企業為市工商聯定點扶貧村和幫扶社區捐款捐物110萬元,選派兩名優秀的機關職工擔任賓陽縣凌達村和黃冠村黨組織第一書記。
教育事業。先后為教育事業捐款捐物超過2209萬元。
就業工作。五年間,共組織940家民營企業參加“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求職招聘活動,為求職者提供38566個就業崗位,為全市就業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6
強化能力深化作風建設
抓機關建設,強基層建設,規范商會管理,樹典型示范……五年來,南寧市工商聯結合自身實際,多措并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穩扎根基,培養出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工商聯干部隊伍。
五年來,市工商聯黨組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四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深化機關作風建設,使工商聯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工作能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按照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的有關要求,認真開展辦公用房清理、干部職工住房清理和公務用車改革工作,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2014年,成立了南寧市工商聯會員服務中心。市工商聯通過競爭上崗將兩名副科級干部提拔到正科級領導崗位,將兩名科員提拔為副主任科員,開展了中層干部輪崗工作,提高了機關干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年來,市工商聯通過大力開展“五好”縣級工商聯創建活動、開展縣區工商聯年終綜合考評工作、深入走訪調研等方式,強化基層工商聯建設,取得了實際成效。我市多數縣區工商聯先后被認定為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和廣西“五好”縣級工商聯,賓陽縣工商聯還榮獲了“全國工商聯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各縣區基本實現鄉鎮商會全覆蓋,工商聯的工作基礎得到了加強。
通過開展評先評優活動,樹立非公經濟先進典型,傳遞非公經濟正能量,為廣大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榜樣。五年來,通過開展光彩事業評先評優活動,累計表彰光彩事業先進商會71家次和光彩事業先進企業126家次。
此外,全市工商聯系統涌現出了許多非公經濟先進典型,周小容會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陳義珊會員被評為“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蘇景昌會員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并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范,吳木華、梁潔言等會員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范。
結語
五年時光,“謀發展”“促和諧”“聚合力”“強素質”等一個個關鍵詞,見證著南寧市工商聯留下的堅實足跡。面對新時期,肩負著時代重任,南寧市工商聯將會在邁向新征程的道路上,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豪邁的激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五個扎實”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加快南寧經濟社會發展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工商聯 非公經濟 南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