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工業利潤增速放緩是前期高位增長后的合理回歸”
——解讀前4個月工業利潤數據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題:“工業利潤增速放緩是前期高位增長后的合理回歸”——解讀前4個月工業利潤數據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4%,增速比1至3月份放緩3.9個百分點。4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4%,增速比3月份放緩9.8個百分點。
“工業利潤增速放緩,是前期高位增長后的合理回歸。總體看,目前工業利潤仍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工業效益處處長何平說,當月利潤增速高于近幾年水平,同時前4個月累計利潤保持較高增速。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分別為5.3%、12.2%、3.3%、-2.3%和8.5%,各年增幅均低于今年4月份增長水平。同時,今年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達24.4%,新增利潤4473億元,均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工業利潤保持良好增勢的同時,企業各項效益指標也在改善。
從利潤增長的來源看,消費品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支撐作用增強。統計顯示,4月份,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中,消費品制造業占21.6%,比3月份提高9.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占23.2%,提高19個百分點。
利潤率、回款情況、杠桿率、產成品周轉天數等指標也有改善。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79%,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8.4天,同比減少1天,延續了年初以來同比減少的趨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周轉天數為14.4天,同比減少0.7天。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因素對利潤增長貢獻下降。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已連續2個月回落,影響到工業企業利潤形成。
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4月份,價格變動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加約521億元,比3月份少增約595億元。
分行業看,鋼鐵、汽車和化工等行業利潤增長明顯放緩。4月份,受價格漲幅回落、生產銷售增長放緩、成本上升等各種因素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等5個行業合計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10.8個百分點。
此外,何平認為,為保持工業利潤平穩增長,需要密切關注企業成本問題。一方面,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快于產品出廠價格,導致整個工業特別是中下游行業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財務費用增長加快,企業融資成本存在上升壓力。(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工業利潤 增速放緩 4個月工業利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