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千企幫千村”聚力脫貧攻堅比幫扶方法
為更好推進“千企幫千村”行動,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倡導廣大民營企業家在脫貧攻堅中比試方法路徑,廣大民營企業家們瞄準精準扶貧練“繡花”功夫,結對到村、鏈接到組、精準到戶,出實招、重實效,真扶貧、扶真貧,使出十八般武藝決戰貧困,幫出了成效,彰顯了作為。
讓村民入股實現整村全面脫貧
貴州興偉集團在普定縣秀水村推進“秀水五股”精準扶貧。
其中,人頭股,占股10%,秀水村民人人都有股;土地股,占股30%,村民自愿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每分土地算一股,入了幾分算幾股,年終按土地面積分紅;效益股,占股30%,村民們高高興興參加勞動,參與勞動就有股,有效益就能分紅,一分勞動一分股,包括參與項目建設的勞務報酬和項目運營管理的工資報酬,年終按勞動工分參與分紅;孝親股,針對65歲以上老人,每年從項目中提取5%的收益,作為老人們的生活保證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經費;發展股,占股25%,從村集體收入及利潤中提取25%,用于秀水村旅游項目的后期管理經營、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因病因災臨時救助等社會公益性事業。
“秀水五股”實施后,僅2016年,秀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達到2014年的20倍。減少貧困人口1321人,小康實現程度100%,摘掉了“貧困帽”,實現了整村全面穩定脫貧。
“四方五共”共建平臺推動黔貨出山
“四方”即村合作社(公司)、社會組織、貧困戶、政府共同組成“四方聯盟”,“五共”即與群眾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推進精準脫貧。
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瞄準望謨縣特產板栗,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實現了“四方”受益,直接和間接解決了洛郎、壩奔等16個貧困村1507戶貧困戶5119人的就業難題,每年為望謨縣2萬戶的栗農帶去1.5億元的經濟收入,同時有效轉變了貧困戶“等、靠、要、享”的思想,大大提升了群眾脫貧自信心。
光秀公司通過整合零散農戶,充分發揮三方主體優勢形成合力,共建大型合作平臺,運用大數據、大平臺電子商務建立大型板栗原材料集散地、加工廠,共享大生產、大銷售、大技術成果,將小板栗做成了遠近聞名的好品牌,有力助推了黔貨出山、脫貧攻堅。
發展種植養殖業帶動增收脫貧
安順西秀區鈺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02名社員,其中有55名社員是建檔立卡貧困農戶。
合作社爭取的扶貧開發項目全部用來幫助貧困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種植利潤歸農戶。通過開展中草藥種植,合作社帶動了10多個鄉鎮6000多戶發展中藥材種植。農戶還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的社員,每年土地保底7000元左右,效益分紅在1萬元以上,勞務收入3.3萬元,每戶年均收入5萬元以上。至今,已累計帶動1800多戶貧困農戶實現增收脫貧。
發展山地旅游業改善基礎設施
興偉集團公司與晴隆縣政府簽訂了總投資預計為100億元的大山地旅游精準扶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運作原則,以“股權合作+融資配套”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互惠惠利、合作共贏。
此外,興偉集團還為晴隆縣碧痕鎮新坪村半坡組修建了長4.5公里、寬6米的水泥硬化路。全面完成該村庭院硬化、串戶路建設及飲水管道建設,解決了半坡組72戶398人的飲水問題。
成立行業商會發展特色產業
在縣工商聯引導下,興仁成立了薏(苡)仁行業商會和薏(苡)仁行業協會,通過商(協)會又組織商(協)會會員在全縣15個鄉鎮(街道)42個貧困村成立了42個薏仁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在所聯系的貧困村創建薏仁米種植基地4.5萬畝,投入資金330萬元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無償發放薏仁米種子45噸,無償發放肥料1200噸,無償發放農膜5000公斤;為60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技術培訓,參加培訓的貧困人口達到3000多人次。
目前,興仁全縣薏仁米產業已覆蓋全縣6萬余戶20多萬人口,初步形成了種植、收購、加工、倉儲、營銷、物流、良種繁育、研發、旅游為一體的產業鏈,每年全縣薏仁米種植農戶可增收3億元以上。
智慧物流園強化幫扶村造血功能
安順市黔中商貿物流商會、安順市重慶商會創建“黔中示范性農產品流通市場”,結合精準扶貧,規劃5000至10000平方米免費扶貧攤位,為貧困村的農產品提供對外銷售渠道,為貧困村農產品打開銷售突破口。
黔中示范性農產品流通市場管理辦公室還對市場進行了摸底和數據統計,為貧困村、合作社、種植基地、種植大戶提供咨詢和指導,提供種植品類、規模、時間等方面的數據,讓農戶生產的農產品能適銷對路,讓貧困村走上生產銷售的良性循環,增強貧困村的造血機能。
商會還通過智慧黔中、黔中速購等平臺,為貧困村的農產品提供線上線下免費的宣傳推廣服務,通過大數據快車,為安順茶葉、刺梨等農特深加工產品規劃建設線上線下的宣傳展示交易平臺,幫助兩個貧困村及安順多家農村專業合作社聯系對接,拓寬農產品銷路,助力黔貨出山。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幫扶 脫貧 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