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學學“二等座院士”的價值排序

2017年06月16日 09:01 | 作者:崔文佳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近日,7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因一張照片在網(wǎng)絡刷屏。圖中,白發(fā)蒼蒼的劉老坐在高鐵二等座上,衣著樸素,赤腳穿雙舊皮鞋,全神貫注修改著手中材料,紙上已滿是紅色批注。照片定格的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一瞬,但傳遞出的純粹精神直擊人心。意外成為“網(wǎng)紅”后,劉老婉拒采訪,僅通過所在研究院的官方微博如此回應:“國家給我的獎勵和榮譽已經(jīng)夠多了,想把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

淡泊名利、本色為人——從劉老身上,我們能夠感受到一股返璞歸真的氣質(zhì),簡單,但有力量。尤其是當喧嘩網(wǎng)絡將盛譽簇擁向他,他卻獨盼熱潮退卻,感恩收獲的已經(jīng)夠多。對劉老來說,級別待遇、衣著鞋履不過是身外之物,內(nèi)心對科研的那份熾熱追求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樣的價值排序,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幾十年間,劉先林致力于攝影測量和航測儀器的研究,幾乎不寫論文,也不太注重申專利,只想著從國家發(fā)展與測繪生產(chǎn)的需要出發(fā)搞研究。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繼賢這樣形容他:“每當國內(nèi)的測繪業(yè)發(fā)展到瓶頸階段,老劉就會跳出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中不務虛名、沉心實干,生活中低調(diào)簡單、樸實無華,這或許是對“院士”頭銜最動人的注釋。

劉老的作風,廣泛存在于老一輩科研工作者身上。懷著一顆拳拳赤子心,新中國百廢待興之時,他們是沖在前線的拓荒者;國家發(fā)展起來之后,他們是甘為人梯的奉獻者。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也正是這份殊為可貴的靜氣與專注,成就了那一代人的大寫人生,換來了中國綜合國力和戰(zhàn)略地位的提升。近些年,得益于傳播手段的愈發(fā)豐富,“核司令”程開甲、“布鞋院士”李小文、“非著名科學家”于敏等一批科研老兵走進公共視野,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并記住了他們的名字,還將其比作深藏功與名的“掃地僧”。他們相似的經(jīng)歷證明,風華正茂時為理想信仰孜孜以求,垂暮之年自然收獲一份讓自己無愧、讓別人贊嘆的充實。

每一代人身上都打著時代烙印,我們國家各方面條件已今非昔比,當代人在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上也表現(xiàn)出了極大不同。但“劉先林們”對于公與私、義與利、內(nèi)在與外在等人生選擇題的答案,值得所有人尤其是科研人員去借鑒。讀書人可以樸實無華,甚至衣衫襤褸,但一定要氣宇軒昂。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那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氣神不應丟。尤其是在愈發(fā)喧囂浮躁的當下,功名利祿、聲色犬馬,各種誘惑紛至沓來,很多人價值標尺上的刻度都模糊了。這樣的情境之下,以學立身的人更應行為世范,堅守住樸素作風與鉆研精神。“二等座院士”的走紅,正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某種精神的呼喚。這個意義上,我們應該有一種緊迫感,去珍視并傳承老一輩人的價值觀。

物質(zhì)帶來的滿足感終究有限,精神層面的追求則永無止境。老一輩科學家經(jīng)歷過貧窮與苦難,但他們的精神卻無比富裕。今天,我們擁有優(yōu)越的條件,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引領(lǐng),完全可以追逐更宏大的夢想,成就更偉大的人生。不妨向“劉先林們”學習,身懷絕藝,隨性超脫,低調(diào)行事,活得純粹。(崔文佳)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二等座 院士 價值 排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AV大片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影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