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江蘇省啟東市政協協商“城市水環境整治”小記
人民政協網江蘇6月22日電(陳泳升)“治水的關鍵是河道。啟東地處江海大地,溝河密布,縱橫交錯,建議在新城區的建設中盡可能地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天然水系。”
“今年省里下達了消除劣五類水的目標,相關部門要加大整治力度,并且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經濟開發區緊挨市區,但開發區的治水能力遠不及市區,建議政府將開發區水系納入城區的清水工程中,與市區的水系一起規劃、一起建設、一起管理。”
6月1日,在江蘇省啟東市政協組織的“城區水環境整治”專題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李斌、王幸運、吳永和等提出了上述建議。
“城市水環境建設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啟東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于2015年出臺了《啟東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并打響了該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戰役。政協委員要圍繞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建言獻策,獻計出力。”市政協主席孫建忠在主席會議上部署工作時如是說。
老城區由于一部分地塊無法鋪設污水管網,污水只能直接排入河道,導致河水黑臭。同時,部分小區居民私自把車庫改為生活用房,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小區雨水管道,流入河道,加重了河水的黑臭。城郊接合部的農業廢棄物被隨意傾倒河道,也引發河水黑臭變質。水環境整治已是刻不容緩。
“以建設宜居宜業城市和休閑旅游城市為目標,協助黨政推進城區河道綜合整治,初步建立“生態治河”長效模式,實現河暢波清的目標,是我們這次專題協商會的目的。”協商會前,牽頭組織本次專題協商工作的市政協副主席潘雙林說。
在調研中,委員們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市對老城區河道已實施了清淤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對新城區水系重新調整,4條道路的河道進行了改造;建立了城區封閉式排水系統,對城區排水實行智能調度;對城區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全部進行雨污分流管網改造,雨污分流排放。
“建議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從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環境;推進河長制,實施水生態文明治理,建成一批河道生態治理的示范區和實踐區;完善城區雨水泵站和河道外圍水閘的聯調功能。”參與協商的委員們建議。
“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關乎全市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民生工作。建議市政府強化宣傳,營造“愛護水環境光榮,破壞水環境可恥”的氛圍;增加投入,保障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正常開展;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水環境綜合整治成果,實現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新跨越。”潘雙林在協商會上坦言。
就如何加強河道的日常治理,市水務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要在吸納政協建議的基礎上,致力于通過源頭管控、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控制水污染增量;會同環保等部門加大工業廢水、養殖污染、種植業面源污染治理;通過建造低洼綠地、立體綠化等方式,將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貫穿始終,持續培育“天然海綿體”,努力打造“藍天碧水新啟東”。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市政協 河道 整治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