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崔蓓 王錦鵬:強化家庭監護關愛留守兒童
作者:甘肅省民政廳 崔蓓 王錦鵬
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事關兒童健康成長,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必須把強化家庭監護作為基礎,持續予以推進。
堅持抓培訓,著力使家庭監護照料能力素質強起來。一是鄉鎮(街道)組織集中培訓。應把監護培訓作為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納入鄉鎮(街道)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每年抓住春節等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密集時段,組織開展監護技能知識培訓、法律法規學習和相關政策解讀;公安、司法和民政工作人員要采取上門宣講或談心談話等方式,提高監護人會教育、懂監護、能照料的能力素質。二是依托學校開辦“家長學校”。學校要安排老師定期上門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學生的生活和思想狀況,利用外出務工父母回家探親的時機召開家長會,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探討科學監護照料方法,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利用農閑時節,開辦留守兒童家長學校,對留守兒童家長和監護人實施系統的家庭監護指導,提升監護水平。三是借助現代媒體進行遠程培訓。社區、村(居)委會和學校要積極借助手機、網絡等現代傳媒平臺,與家長和監護人及時溝通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交流加強親情關愛的對策辦法,確保監護照料不因兩地分居而隔斷,不因距離遠近而減弱。
持續抓監督,確保家庭監護的主體責任硬起來。各級必須加強對家庭監護和委托監護的監督,鄉鎮(街道)應指定村(居)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或婦女主任擔任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家庭監護的“監督員”,明確監督職責和工作任務,建立定期家訪排查和督促檢查機制,及時了解掌握留守兒童家庭和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和監護照料情況,協調解決發現的問題,對陷入困境的留守兒童要及時進行監護干預和實施關愛救助,確保留守兒童能得到妥善監護照料。要制定加強對父母和委托監護人進行勸誡監督的規定,明確勸誡監督的實施單位、具體要求、工作程序和目標任務,推動勸誡監督實現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鄉鎮(街道)和村(居)委會要主動加強對監護人的監督和指導,督促其積極履行監護責任。公安、司法和村(居)委會要采取不定期上門隨訪、定期家訪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發現父母或委托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缺失、不力的及時進行勸誡批評和依法制止。村(居)委會要動員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共同參與,對父母雙外出、一方外出一方無力監護的重點對象,實施全方位監督,努力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安全放心的生活環境。要及時研究制定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監護監督的地方性法規,對父母或受委托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遺棄、虐待留守兒童的行為進行量刑,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確保家庭監護主體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合力抓關愛,努力推動家庭監護氛圍濃起來。一是履行民政牽頭職責撐起政府“保護傘”。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各級民政部門要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推動建立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關愛保護工作領導機制。要改革完善戶籍管理、就業、住房、教育等相關法律,探索農民工社會保障,為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提供政策支持。要建立健全運轉順暢、作用發揮明顯的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責任追究救助保護機制。要發揮民政部門民生保障的“兜底”職責,加大建設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建設力度,對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留守兒童,實施分類保障,確保留守兒童基本權益不受侵害。二是發揮學校育人功能營造校園“監護所”。要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和聯系卡制度,明確專人管理,一人一卡,熟悉家庭情況、心理狀況、生活現狀。要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步伐,完善學習、生活等設施,努力把學校營造成留守兒童監護照料溫馨的家。三是發動社會力量構建全民“監護網”。各級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要鼓勵愛心企業、社會志愿者創辦留守兒童托管中心,擔任孩子代理家長;鄉鎮、村組要從當地有威望的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中聘請校外輔導員,開展關愛服務活動。要發動社會愛心人士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的結對幫扶,為他們完成學業、健康成長提供資助,努力構筑全社會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監護網。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留守兒童 家庭 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