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政協十二屆二十二次常委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張基堯:完善政策能源機制 促進清潔能源發展

2017年06月27日 17:55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DSC_4743

  完善能源政策機制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張基堯常委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的發言

最近,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完善能源政策機制,促進清潔能源發展”調研組赴海南、河北進行了調研。調研組認為,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得到較快發展,對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促進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新能源發展存在“跑馬圈地”現象。國家規定風電項目5萬千瓦以下由省級核準,開發企業為規避國家審批,化整為零,將整體項目分為若干個495萬千瓦項目后報省核準,媒體稱之為“495現象”。全國風電裝機規模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太陽能發電發展迅猛,到2015年底,全國光伏裝機超過“十二五”規劃目標1倍多。

二是局部地區“三棄一限”問題嚴重。據統計,2016年,全國共棄水電500億度、棄風電497億度、棄光電74億度,限發核電256億度,相當于16個三峽工程發電量。

三是清潔能源補貼資金收支矛盾日益加劇。據統計,到2016年底補貼資金缺口累計624億元,預計到2020年,存量項目補貼資金缺口和新增項目補貼需求將達到2600多億元,已成為制約清潔能源發展的嚴重問題。

四是清潔能源跨省消納存在壁壘。我國電力長期以來按省域平衡,清潔能源缺乏跨省跨區消納政策和電價機制以及配套的國家強制性計劃,受端省缺乏接納區外電力的積極性。

五是清潔能源規劃缺乏統籌協調。“十二五”期間,國家先后發布了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專項規劃,但電力規劃和電網規劃一直未出臺,電網建設滯后,新能源富集地區存在跨省區通道能力不足問題。截至2016年底,“三北”地區新能源裝機合計163億千瓦,但電力外送能力只有3700萬千瓦,僅占23%。

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推進能源供給側改革,完善政策機制,促進清潔能源持續健康發展。為此建議:

一、 修改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目前,《可再生能源法》已不完全適應清潔能源的發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未真正落實,應盡快修改完善,統籌清潔能源政策,強化可再生能源的法律地位。

二、 加強清潔能源發展的規劃設計和執行力。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科學統籌制定風、光、水、核及生物質能源總體、類別和地區的發展規劃,開展專項巡視督查,建立考核、問責機制,確保規劃有效執行。對清潔能源發展失衡的地區建立預警機制。

三、 清潔能源財政補貼實行動態調整。建立資金補貼退坡機制。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力爭2020年左右風電、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減少對國家補貼政策的依賴;加大自備電廠電價附加的征收力度,適當提高現有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盡快解決現有補貼拖欠問題。

四、 制定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利用的激勵政策。一是實行包括水電在內的清潔能源電力消納配額制。制定各省清潔能源消納配額指標,將其納入政府和企業考核。二是實行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機制。給清潔能源發電企業發放綠色電力證書,允許綠證上市交易。三是建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構建全國電力交易體系,推進跨省區電力交易,實行清潔能源地區間利益補償機制。四是加快建設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發揮新能源邊際成本低的優勢,通過市場實現優先消納。推廣水電、風電、光伏互補聯調及火電調峰輔助服務機制。加大龍頭水庫及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五、 加強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建設和科技創新。加快跨省、區電網建設,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建議將“張家口—北京—石家莊”“張北—贛州”特高壓輸電項目補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將儲能、風光儲輸微電網、智能電網等列入國家重點科技研發計劃,加強攻關,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編輯:周佳佳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亚洲有码第三页在线 | 制服丝袜99在线不卡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