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藥科技醫藥科技
英國培育出功能性人工膽管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3日出版的《自然·醫學》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實驗室培育出了3D膽管細胞結構,并移植進實驗鼠體內發育成功能性膽管。這一人工膽管領域的重大進展,未來可取代肝移植,治療肝病患兒。
劍橋大學教授盧多維奇·瓦利耶帶領實驗團隊,從人體中提取了健康的膽管細胞,在實驗室培育成被稱為“膽管類器官”的功能性3D結構。當移植進實驗鼠體內后,這些類器官能自組裝成復雜的膽管狀結構。
他們還設計出可植入人體的生物降解性蛋白支架,將3D膽管細胞放在管狀支架上,4周后發現,膽管細胞將支架完全覆蓋,形成具有天然膽管關鍵功能的人工膽管。他們隨后將人工膽管移植進受損膽管已被取出的實驗鼠體內,結果實驗鼠依靠人工膽管能繼續生存,沒有發展出相關并發癥。
膽管是長管狀結構,負責將肝臟分泌的膽汁輸送到消化道,對食物消化至關重要。如果兒童患上膽道閉鎖,將導致膽管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肝臟無法分泌膽汁。現有膽管疾病的治療只能選用肝臟移植手術,但可供移植的健康器官數量有限,人工膽管未來可替換病變膽管,提供全新的治療選擇。瓦利耶補充道:“除了用于移植,這些人工膽管還能為研究膽管疾病病理及測試新藥提供新的模型。”(記者 聶翠蓉)
總編輯圈點
隨著人類飲食結構傾向大魚大肉,膽管疾病越來越多。新發明的人造膽管對相關疾病患者是個福音。特制構架加上細胞擴增的辦法,或許還能用于很多器官的再造。因為可以使用自己的細胞做種子,還能夠避免排異反應。希望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能盡快迎來這一“實驗室里種器官”的快捷實用的技術。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人工膽管 英國 培育 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