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 臺當局和民間“冰火兩重天
新華社臺北7月7日電(記者齊湘輝、何自力、潘麗君)今年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對這一影響中華民族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臺灣當局幾乎沒有舉辦紀念活動,有意淡化其影響,與島內各界紛紛舉行隆重紀念活動形成鮮明對比。
按照慣例,以往遇到“七七事變”逢五逢十周年,臺當局都會舉辦“七七抗戰”紀念展,但今年民進黨當局停辦了展覽。不僅如此,就在6日,民進黨當局通過新規,加強管制退役將領赴大陸出席政治性活動,有意為島內人士參加大陸紀念抗戰活動制造障礙。
民進黨當局去年上臺執政以來,著力推行“去中國化”,不僅取消了“遙祭黃帝陵”,停辦抗戰紀念展,還于近日拋出新課綱草案,不但切割“臺灣史”與“中國史”,還大幅減少中國歷史課程內容,并將其納入在東亞歷史主題下。
雖然臺灣當局刻意淡化“七七事變”影響,但島內社會各界仍紛紛舉辦活動,向抗日老兵致敬,紀念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史。
中國國民黨7日舉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和“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大會”,向參與抗戰的軍民同胞致敬。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表示,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兩岸人民都曾因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心而被欺凌迫害,傷亡慘重。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影響最廣的民族抵御外辱的戰爭。紀念“七七事變”,目的在于感念先烈的奉獻犧牲,記取歷史慘痛教訓,共同維持區域安定與世界和平。
“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大會”還表彰了19名抗日英雄。93歲的嚴以勤對記者說,我們這一代是在炮火中長大的一代,戰爭留給我們的教訓是不能忘記的。“這些年我常常回福建老家,目睹了家鄉的巨變,期待兩岸能早日實現統一。”
86歲的高瑞亭是山東青島人,抗日戰爭時小小年紀就參加山東地區游擊隊,突擊作戰數十次,人稱“抗戰花木蘭”。她表示,中國人民應當團結一致,這樣生活才會更加美好。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忘記這段歷史,才能更珍視眼下的美好生活。
當天在臺南,舉行了一場以“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為主題的圖文展暨全民族抗戰八十周年紀念會,展出了超過150幅珍貴圖文史料,再現了1895年至1945年間臺灣人民不斷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斗爭歷史。
展覽策展人、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表示,今天是“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日。在歷史課綱問題再現的時刻,選擇具有反殖民歷史傳統的臺南舉辦這一展覽,意在通過客觀史料的呈現,重新喚起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5日晚,臺灣“中華擎天協會”在臺北舉行音樂會,用歌聲向在抗戰中犧牲的先烈致敬。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上,四個合唱團和多位音樂家演唱了《抗戰歌》《游子吟》《山河戀》《希望之歌》等十幾首兩岸同胞耳熟能詳的歌曲。協會香港理事胡葆琳說,我們紀念“七七事變”,就是要牢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我們緬懷在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的中國軍人,就是要大力弘揚抗戰精神。
民生黨3日晚在臺北舉辦專場鋼琴音樂會,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民生黨主席張穆庭表示,抗日戰爭是兩岸同胞永遠的記憶。兩岸同胞必須記取歷史教訓,不要讓中華民族再被侵略,重蹈歷史覆轍。
臺灣文化大學名譽博士鄭貞銘在媒體上撰文指出,今年是“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臺當局雖然淡漠低調,但中國軍隊做出的犧牲,值得每一個民眾表達最崇高的懷思與敬意。此外,思考當今中華民族之處境,除了“團結”“自強”外,別無途徑。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七七事變 臺灣 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