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央企員工持股半年考 首批10戶試點企業進展如何
不久前,寶武集團旗下的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冶云商)舉行了股權開放及員工持股儀式,126名核心員工正式成為該公司的股東。作為國務院國資委首批10家央企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之一,歐冶云商此次亮相尤為引人注目。
自去年8月《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下稱《試點意見》)出臺以來,停滯多年的員工持股再次成為國企改革熱點,有學者甚至將本輪員工持股比喻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在近期以《人民的名義》為代表的影視作品中,對上世紀90年代職工持股改革的描述,又讓人們對時下熱議的員工持股多了一份思考。
最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拿到了國務院國資委去年年底確定的首批員工持股試點企業名單。半年時間過去了,這些試點企業的進展如何?本輪員工持股與以往的職工持股又有何不同呢?
首批試點企業進展如何
《關于中央企業所屬10戶子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通知》顯示,10家試點企業為寧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籌)、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中國茶葉有限公司、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建研軟件有限公司(籌)、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經檢索得知,除了寧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籌)、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泛亞)、中國茶葉有限公司(下稱中茶公司)、建研軟件有限公司(籌)外,其余企業近期均在官方網站上披露了完成員工持股工作的消息。
寧夏人才與人力資源公共招聘網顯示,寧夏神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耀科技)已于今年年初成立,是國務院首批“員工持股試點”的企業。上海泛亞的母公司中遠??貏t在4月發布公告,稱上海泛亞決定實施增資擴股及員工持股方案。工商信息顯示,上海泛亞的員工持股平臺企業已出現在公司的股東欄中。
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的《中國茶葉有限公司增資項目》稱,中茶公司屬于首批員工持股試點企業之一。中茶公司辦公室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該公司的員工持股工作正在收尾階段,“企業變更馬上要開始,(有關部門)可能近期就會批準。”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構力科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就是試點名單中的“建研軟件有限公司(籌)”。該負責人稱,構力科技成立前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所屬建研科技股份公司中的軟件相關業務部門,建研軟件并不是公司名稱。
6月26日,構力科技剛剛召開公司成立大會,宣布完成引進戰略投資者、骨干員工持股等各項工作。該負責人說,目前構力科技還沒有宣傳的打算,等到9月各方面的改革和調整都到位了,再大面積地對外推廣。
據記者統計,首批10家試點企業中,構力科技、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器院)、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設計)均屬于轉制科研院所。神耀科技、歐冶云商、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下稱大地修復公司)、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分別在煤氣化、鋼鐵電商、化工物流、土壤修復、電瓷材料領域,有著獨特的科技優勢。
至于上海泛亞和中茶公司,盡管在電商和科研板塊也有重點布局,但它們更像是在某一細分市場擁有全產業鏈業務的公司。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國企研究室主任項安波認為,轉制院所和科技型企業,都是《試點意見》優先支持的。而上海泛亞和中茶公司這類企業,它們的發展可能同樣依賴于人的創造性勞動。
“總的來說,員工持股還是要有利于釋放人的積極性,把人力資本和國有資本、物質資本結合起來,實現有效的激勵約束?!表棸膊ㄕf。
員工持股也要因企施策
試點企業的員工持股比例能達到多少?這恐怕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從試點企業的情況來看,員工持股比例大致與企業股本規模成反比關系。增資擴股完成后,歐冶云商的注冊資本為33.33億元,上海泛亞的注冊資本也達到了15.37億元。相應地,歐冶云商的員工持股比例為5%,上海泛亞的員工持股比例為8%。而其他注冊資本為數億元乃至數千萬元的試點企業,它們的員工持股比例多數在10%以上。
對于轉制院所來說,員工持股的比例也相對較高。中國電器院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2%,構力科技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5%,中鐵設計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0%。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認為,員工持股比例因企而異。如果企業總股本很大,那么員工出資能力就有限,他們的持股比例不會很大。由于《試點意見》規定,員工持股總量原則上不高于公司總股本的30%,因此這些企業的做法都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
除了員工的持股比例,試點企業的股權結構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據統計,大部分試點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之后,央企集團的持股比例在50%以上,國有資本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寶武集團對歐冶云商的持股比例、中遠海運對上海泛亞的持股比例都超過了70%。
不過,也有一些央企集團對試點企業保持相對控股,并同時滿足《試點意見》中“國有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于公司總股本的34%”的要求。例如神華集團下屬的神耀科技、中國節能所屬的大地修復公司等。
對此,周放生表示,他不了解這些企業的具體情況。但據他分析,國有資本占比大,有可能是股本規模大,外部投資人拿不出這么多錢,或者是它們對企業信心不足。也有可能是央企集團不愿意放棄絕對控股權。
根據調研經驗,周放生比較主張三足鼎立的股權結構。“國有股30%多,員工股不超過30%,然后民營資本30%多,基本上是一個均衡的概念。相互制衡,相互激勵,對企業的好處顯而易見?!?/p>
不同于員工持股比例和企業股權結構,試點企業對于員工持股方式的選擇倒是非常一致。《試點意見》規定,持股員工可以個人名義直接持股,也可通過公司制企業、合伙制企業、資產管理計劃等持股平臺持有股權。但記者發現,10家試點企業中,有8家都選擇有限合伙制企業作為員工持股平臺。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關琦告訴記者,有限合伙持股方式與其他方式相比,具有眾多優勢。首先,可以避免雙重征稅,稅負更輕。其次,合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及收益分配方式等可根據合伙協議約定,操作靈活。此外,它還具有設立程序簡便、入伙機制簡便、方便后續人員變動的優點。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5月發布的《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增資結果公告》顯示,持股比例為20%的最終投資人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中信證券為中鐵設計員工持股計劃設立的資產管理計劃。
本輪改革不同于“大風廠改制”
顧名思義,員工持股就是企業員工持有本企業的股票。1984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北京天橋發行了內部職工股,這標志著我國職工持股改革拉開大幕。
1992年,原國家體改委先后下發《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首次承認職工持股的法律地位,此后的數年間職工持股成為國企改制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存在著超范圍發行、非法交易、上市后大量拋售“內部職工股”等問題,國家主管部門屢次發文規范職工持股,并最終于1998年下令叫停。
據《人民的名義》原著描述,在上世紀90年代,京州市政府對大風服裝廠進行股份制改革,主動出讓企業股權。民營企業家蔡成功買下大風廠51%的股權,工廠職工買下49%的股權。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回憶,上世紀90年代的職工持股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全員持股,把企業的股權平均分到每個人頭上。另一種是企業負責人持有較多股份,廠長一個人成為了大股東。影視作品中的“大風廠改制”,恰恰包含這兩種情況。
“前面的職工持股,短期內員工歡欣鼓舞,但是員工基本上是一個打工者的身份,持股的作用有限,因為很多持股并沒有分紅。負責人持股的影響比較大,最為突出的結果是,這種企業變成了個人控股的企業?!崩铄\說。
國資專家、上海天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認為,“大風廠改制”發生的背景是國有資本在部分領域退出。當時的邏輯是讓職工成為企業的主人,在影視作品中,僅僅是多了一個把民營資本拿進來的環節。而本輪改革根本不是國資退出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國資原來的基礎上做增量,然后把存量更好地盤活。
首批試點企業引入員工持股的方式,也印證了這一說法。在已完成員工持股的9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采用了增資擴股的方式,另外2家則采用了出資新設的方式。對此,祝波善表示,上一輪改革是職工出資購買企業已有的國有資本,存在國有資產交易的問題。一旦進行交易就有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現在這個矛盾被大大壓縮了。
除了有國資退出與國資做大的區別外,上世紀90年代的職工持股與本輪員工持股還有許多不同?!吧弦惠喡毠こ止稍趪匈Y產處置上比較粗糙,而現在的定價非常嚴格。上一輪職工持股實際上是見面有一份。本輪員工持股針對的是管理骨干和技術骨干,要把這些骨干的作用發揮出來,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作用明顯?!弊2ㄉ普f。
員工持股在探索中前進
近年來,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再度提出“員工持股”,國企員工持股改革風云再起?!对圏c意見》的出臺,則為本輪員工持股的開展提供了正式的參考依據。
不過,在操作過程中,試點企業的員工仍然不免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一家首批試點企業的員工鄭林(化名)告訴記者,他們最初請教了一些咨詢公司和律師事務所,但這些機構也不知道怎樣去做?!对圏c意見》只是劃定了一些不能觸碰的紅線,至于具體事項,還是要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聯合多個部門推進工作。
此外,多方面學習取經也很重要。鄭林表示,他們會跟其他試點企業聯系,了解別人的方案是怎么做的。而且國資委專家參與過多次調研后,掌握的材料比較詳實。他們來到試點企業,也會建議參考哪些做法解決某些問題。
鄭林舉例道,“比如說員工買了股權之后要離職怎么辦,是有責離職還是無責離職?股權怎么賣出?不能讓員工有了股權之后能夠馬上脫手。包括員工死亡、跳槽、借調時應該怎么辦,這些概念都要定得很細?!?/p>
最后,試點企業還要召開員工大會,為參與入股的人講解員工持股的協議內容,員工有疑問還要答疑。有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還需要再上會討論?!氨仨毎堰@個事做成,還能爭取讓員工拿到實惠,確實是一個摸索、探索的過程?!编嵙终f。
也有學者認為,本輪員工持股仍然有討論和完善的空間。李錦表示,目前許多企業的操作相對謹慎,有的員工持股比例偏低,有的參與持股的員工范圍較小。祝波善稱,現在國家談員工持股試點,采用嚴格的方式可以理解,但為了確保國有資產百分之百不流失,實際上把改革效應大大削弱了。他強調,不應片面追求增量持股,并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改革可以同時進行。
盡管如此,仍然有不少員工對持股充滿了期待。某央企旗下科技型創業企業的負責人姜濤(化名)告訴記者,員工持股對于員工和企業來說都是好事,如果他所在的企業開展員工持股,他會選擇入股。
“人才是初創型企業估值的重要標準,所以綁定核心員工是這類企業最核心的事情,員工持股會為長期綁定員工提供重要的依據。同時,持股員工會把自己當作企業的主人翁,不會再有原來那種打工者的心態。”姜濤說。(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史額黎 實習生 王旭 孟永紅)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持股 員工 企業 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