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菲記者:放眼領土爭端之外 我們必須向中國學習
![菲記者:放眼領土爭端之外 我們必須向中國學習](/upload/resources/image/2017/07/11/1865607_600x450.jpg)
資料圖:美菲軍演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7月10日文章,原題:放眼領土爭端之外,我們必須向中國學習 筆者堅信歷史將判定杜特爾特總統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帶領菲律賓遠離(其前任)阿基諾繪制的災難性航線:對中國——這個地區的超級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采取好戰立場。
在其擔心中國在亞洲崛起的美國主子引領下,阿基諾的擁躉們試圖將中國妖魔化為地區“惡霸”,并利用菲中在南海的爭端從中漁利。這種心態在菲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皮奧——眼下,他正帶頭把中國描畫為帝國主義“惡霸”——以下的表述中昭然若揭,“這場保衛我們經濟專屬區免遭中國侵占的戰爭……相當于我們先輩從16至20世紀反對西方和東方殖民者的戰爭。”
這些言論反映出卡皮奧要么對歷史無知,要么不誠實或無端仇視中國。他怎能把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等同于西班牙征服菲律賓?西班牙曾屠戮數十萬菲律賓人并強迫菲民眾皈依天主教。他怎能將中國之舉與美國為逼菲屈從而殺害25萬菲律賓人的對菲戰爭,或曾使100萬菲律賓人慘遭屠殺的日本侵略戰爭相提并論?中國何曾像西美日那樣侵略并占領遙遠的國度?
全球各國之間存在上千起領土爭端。中國面臨十多處。但多數國家都能成熟地意識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此類爭端不應成為國與國關系的“最前沿”。越南曾因島嶼爭端與中國爆發海戰并損失慘重,但越南何曾將中國比作法國殖民者或美國侵略者?正如南海領土其他聲索國的明智之舉,此類爭端不應成為我們與中國關系的“最前沿”。
由于美國對菲殖民及其對菲精英的洗腦,我們沒把自己視為亞洲人,而是以美國的棕皮膚“小弟”自居。我們的眼睛總是緊盯美國和西方,幾乎從不看亞洲。更糟的是,盡管大多數菲律賓人懂英語,卻鮮有人會說漢語普通話。因此,我們易受到卡皮奧這類煽動民族主義言論的蠱惑。
作為記者,筆者自認比菲普通精英見多識廣。但近來的北京、西安和上海之行讓筆者對自己對這個超級大國的了解之少感到震驚。我們竟對身旁這個鄰居渾然不知:這個10年前還委身于棚屋的鄰居如今已如此富有并建起豪宅。1987年中國人均GDP僅為菲的一半,但到2015年變為我們的2.5倍。鑒于菲大量窮人的窘境,我們不應學習中國如何實現此類豐功偉績嗎?
沉湎于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觀察家認為,這主要是中國走向資本主義體制使然。但據我看,這恰恰要歸功于中國迥異于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的體制框架。
令中國大獲成功但鮮被談及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中共能使中國迅速高效地實施經濟改革;國企在通信及電力等關鍵產業中擔當重要角色;國有銀行在為中國基礎設施融資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經濟改革試點項目;數量僅次于美國的中國智庫。(作者里格伯托·提格拉奧,王會聰譯)
a
編輯:曾珂
關鍵詞:菲記者 向中國學習 領土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