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面條姐”捐贈1500多斤“初伏面”獻愛心
本報訊(記者 于海寧 通訊員 張國文)今天是農歷的“初伏”,在黃驊有著“初伏”吃面的傳統(tǒng)習俗。昨日上午,滄州黃驊市常郭鎮(zhèn)李子札村村民吳杰捐出1500多斤面條,贈送給村里的“五保”“低保”戶、市區(qū)環(huán)衛(wèi)工人和當?shù)鼐蠢显旱睦先藗儭?/span>
昨日11時左右,驕陽似火,吳杰冒著38℃高溫,駕車來到黃驊市民政事業(yè)服務中心敬老院,為老人們送來了200多斤鮮面條。“家家戶戶都聚到一起,‘初伏’將至,我就想著讓老人們也都能吃上新鮮面條,因為用量比較大,今天四點多就起床制作了。”吳杰一邊卸載著幾大紙箱的面條一邊說。
當?shù)鼐蠢显河?00多位“五保”老人,雖然是在這兩天分批吃面,工作量還是不小。吳杰決定留下來和工作人員一起為老人們煮一碗帶有愛心與敬意的“初伏面”。燒水、煮面、制鹵、拌面……一碗碗具有黃驊當?shù)靥厣膿泼娉鲥伭恕墙苷f,面條端到老人面前,看著他們熱乎乎地吃下,感覺格外開心。另外,吳杰還準備了1000多斤掛面,已經(jīng)送到了黃驊市區(qū)800多位環(huán)衛(wèi)工人手上。
因為做得一手好面,又經(jīng)常獻愛心,村民們給吳杰起了個親切的外號——“面條姐”。這兩天,“面條姐”格外忙碌,除了為民政事業(yè)服務中心免費贈送,“初伏”當天,還要趕制三百多斤鮮面條,送給村里的“五保”“低保”戶。
據(jù)了解,這是“面條姐”第二次向當?shù)丨h(huán)衛(wèi)工人、敬老院及村里的“五保”“低保”戶捐獻愛心面條了。談起捐贈的初衷,她說:“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我只是想用這種方式盡自己的一份心,也希望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
編輯:梁霄
關鍵詞:面條姐 初伏面 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