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聽工商聯朋友圈說“四信”
全國工商聯十一屆十次常委會議現場
自2013年5月開始,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了以“民營企業家與中國夢”為主題、以“四信”為主要內容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工商聯、民建界別聯組討論會上要求工商聯深入開展以“守法誠信、堅定信心”為重點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注重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培養。就在今年5月27日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理想信念報告會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要求,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愛國敬業,切實增強家國情懷;堅持守法經營,切實增強法治自覺;堅持創業創新,切實增強發展活力;堅持回報社會,切實增強責任擔當。
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以下簡稱“四信”)。這是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磅礴能量,這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精神之“鈣”。
7月11日,在全國工商聯十一屆十次常委會期間,8位來自地方工商聯、基層商會以及民營企業家代表,講述了他們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的變化以及體會。
虛實結合
以“民營企業家與中國夢”為主題、以“四信”為主要內容、以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主體、以商會為主陣地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是黨交給工商聯的一項長期任務。截至目前,這項活動已開展4年多的時間,各級工商聯組織逐步從集中性活動向經常性工作轉變。
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不僅以務“虛”來打動人心,更是以務“實”來吸引民心。如何將務“虛”與務“實”有效結合,保障該活動常抓常新、保持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吸引力?機制建設首當其沖。
現場發言交流的地方工商聯在建立工作機制,并將工作機制貫穿于具體化的工作上有招有成效。
上海市工商聯主席王志雄介紹,上海市工商聯將工作改革創新舉措與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立足服務,形成了五大工作機制。這些機制主要包括:政企協商、合作,法制教育和服務,與市場、社會合作,境外合作等平臺和機制以及強化工商聯自身建設的相關機制。
企業在經濟轉型中工業用地的轉性問題怎么處理?上海市出臺了系列土地新政。政策出臺的背后是上海市工商聯促成創建的上海市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201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發文共同成立該聯席會議,由27家市級有關單位、16家區政府共同組成。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將此問題列為議題,有力促進了土地新政的出臺。
小微企業實力弱,融資怎么辦?上海市工商聯推進本系統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推動基層商會與銀行共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合作社”。目前,全市共成立類似的合作社120余家,累計貸款總額近130億元,貸款企業數突破7000戶(次),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長沙市工商聯主席彭繼球談到,長沙市工商聯有長沙總商會法律顧問團、長沙市民營企業投訴處理中心和長沙市總商會仲裁調解中心等三大法律服務平臺,聘用顧問律師80多名,設立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125家,推動依法解決民營企業權益維護。
“2016年,湖南和一實業集團資金鏈斷裂,企業陷入混亂。長沙市工商聯迅速組織法律顧問團專題研究解決辦法,導入司法程序,促使債權人與企業達成和解,和一集團資產重組,企業起死回生。”彭繼球舉例說。
北京市朝陽區工商聯形成的是經濟特邀顧問制度。北京市朝陽區工商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說,工商聯聘請38家政府職能部門作為特邀顧問,組成民營經濟服務小組,深入企業調研,上門服務指導,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政策效應的落地。每周開展“會員企業接待日”,傾聽企業訴求,幫助解決迫在眉睫的困難,被會員企業親切地稱為“回娘家日”。
可見,理想信念教育已經活化在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的實踐中!
黨建引領的力量
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這是許多民營企業的共識以及選擇。發揮非公黨建的力量來參與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這是許多民企自覺地選擇,也是許多民間商會的選擇。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出版了21萬字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一書。這本書系統闡述了“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建+社會責任”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實踐。已位列中國民企500強64位的紅豆集團用實力印證了黨建是企業發展中的軟實力。
在會上,周海江說:“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
周海江的紅色故事,從“一帶一路”上的企業傳奇說起。紅豆集團開發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之初,公司就及時組建了中國民營企業的首個境外黨支部——紅豆集團柬埔寨支部,如今,黨員數已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19人。紅豆集團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合作共贏”方針,把黨的群眾路線運用到“一帶一路”實踐中,提出了“八方共贏”理念,即與股東、員工、客戶、供應方、合作伙伴、政府、環境和社區等8個利益相關方共享西港特區發展成果。目前,西港特區已入駐企業100多家,吸納當地員工1.6萬余人。習總書記稱贊“蓬勃發展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
商會是民企的天然俱樂部。天津市山西商會由600余家在津山西籍企業組成。天津市山西商會黨委書記、會長張世倫在會上介紹說,2008年建立商會黨委,目前,會員企業中凡具備條件的全部建立了黨支部,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天津市山西商會把增強“四信”要求具體化為“不損害職工合法權益,不失信客戶約定和對消費者的承諾,不商業賄賂,不奢侈揮霍,不為公職人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提供便利條件”的“五不”和“產品質量無偽劣、安全生產無事故、企業員工無上訪、誠信經營無投訴”的主題實踐活動。
去年,商會共開展活動216次,其中守法誠信教育活動80多次,要求商會會員人人參加。商會黨委牽頭對會員企業開展守法誠信建設的“自評、互評、抽評”,肯定和推廣好的做法,對工作不到位的提出整改要求。此外,商會還組織一些有規模、管理規范的黨員企業家與那些制度不健全的小微企業結對子。在會員企業中形成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良好氛圍。
聚焦“年輕一代”
近年來,第一代民企紛紛進入了民企二代的接班潮,如何讓非公有制經濟“年輕一代”傳承老一代民營企業家的堅定不移跟黨走的傳統,各級工商聯組織更是將“年輕一代”納入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中,并將其作為重要的引導對象。
江蘇是較早的民營經濟發祥地,目前民企換代潮已經來臨。在會上,張家港市工商聯以及寧波鎮海區駱駝商會分別介紹了他們培育“年輕一代”的經驗。
張家港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曹鷹飛介紹,張家港市工商聯把“年輕一代”群體作為促進“兩個健康”重要著力點,建設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發展上有本事、文化上有內涵、責任上有擔當”的“四有”新蘇商隊伍。
早在2012年,張家港市工商聯成立了“張家港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并在各個鎮(區)商會、行業商會成立年輕企業家活動小組。今年,張家港市工商聯創立“青藍工程”服務品牌,開展“思想引領、團隊打造、能力提升、政治關愛、宣傳推介”五項重點工作。4月,老、少兩代企業家代表共同就“代際傳承、青藍接力”話題開啟論壇,共話發展、共論創新,引發全市各界關注。
近兩年,一批張家港的“四有”新蘇商開始走到前臺“挑大梁”,成為改革發展的新興力量。例如,長江潤發集團的新掌門郁霞秋兼任長江村黨委書記,被鄉親們稱為“閨女書記”。2013年,30歲的王銘接手父親的張家港市康宏紙業有限公司,帶領企業內8名黨員成立技術攻關“青年突擊隊”,3年內實現企業產能和效益翻番。
寧波市鎮海區駱駝商會針對“年輕一代”搭建的是社會“導師”幫扶平臺。商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加淼介紹說,商會邀請優秀企業家與25名“創二代”交叉結對,強化創業輔導和理想信念教育,用“見利思義,誠信為本”的寧波幫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重要講話精神去影響“年輕一代”,幫助他們了解國情政情民情。
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進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是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華彩主旋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四信”是民營經濟的優良傳統,更是新時代的民營經濟新風尚。
“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名共產黨員,自覺踐行好理想信念,發揮好表率作用,做出新的更多的貢獻。”周海江如是說。
“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成長,離不開時代進步和國家發展,更離不開對理想信念的堅持堅守。”北京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吳雙在會上如是說。
“四信”,集結一代又一代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堅定地走下去,成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力量!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工商聯 企業 非公 理想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