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世界遺產大會:保護仍是關鍵
編者按: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以及《世界遺產名錄》新增遺產地名單的出爐,再次吸引了人們對世界遺產保護的關注和討論。為此,本期特刊發一組相關稿件,回顧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重要瞬間,了解全球各國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啟發人們對世界遺產保護的思考不斷深入。
當地時間7月2日至12日,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城市克拉科夫召開。委員會對30余項世界遺產申報項目進行審議,最終共新增21處世界遺產,其中包括3處自然遺產和18處文化遺產。另有4個世界遺產項目得到擴展。本屆遺產大會還審議了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和《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遺產的保護狀況。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遺產名錄》自1976年建立以來,已有10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經過審議被列入其中,為全球各國聯手保護人類共有遺產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通過《世界遺產名錄》,成員國可以更好地共享文化的多樣、同慶地球的美好,世界遺產已經成為不同國家之間彼此交流、了解和尊重的重要工具?!甭摵蠂炭莆慕M織執行局主席邁克爾·沃布思說。
中國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嶼等遺產地躋身《世界遺產名錄》的喜悅;巴勒斯坦申報“希伯倫/阿利勒古城”因敏感性而引發的爭議;對戰火中的敘利亞文化遺產保護狀況的憂慮……本次大會的過程與結果里,有太多值得關注的瞬間和關鍵詞。
熱 點
此次新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遺產地之外,還包括蒙古國、俄羅斯的外貝加爾山脈景觀,阿根廷的盧斯阿萊爾塞斯國家公園,安哥拉的姆班扎剛果歷史中心,南非的蔻瑪尼文化景觀,柬埔寨代表古伊奢那補羅文化景觀的三波坡雷古考古遺址,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歷史城區,伊朗亞茲德歷史城區,克羅地亞、意大利、黑山15世紀至17世紀威尼斯共和國的防御工事,法國塔普塔普阿泰考古遺址,俄羅斯島城斯維亞日斯克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和修道院,英國英格蘭湖區,巴西瓦隆古碼頭考古遺址等自然和文化遺產。其中,日本神宿之島、沖之島宗像及相關遺產群成為媒體的報道熱點。之所以引發各國媒體的關注,是因為沖之島禁止女性登島的傳統。沖之島有“神之島”之稱,女性被禁止登島,男人登島前要清潔沐浴,之后要不著寸縷上島。
據報道,沖之島距離九州本土約60公里,全島都是福岡神道教神社“宗像大社”的領地,山腹有宗像大社沖津宮。沖之島平時是一座無人島,只有常駐沖津宮的神職人員。目前,沖之島每年只在5月27日這天接待外來游客,而且游客必須嚴格遵從島上習俗,數量也有限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后,游客人數通常會暴增。但沖津宮神職人員表示,未來除神職人員外,仍會禁止其他人登島,部分原因是擔心小島可能會因游客過多遭到損毀。此外,他強調,禁止女性訪客和歧視女性毫無關聯。女性渡海來島有一定的危險,沖津宮不會改變已經被遵循數百年的規定,這是為了保護女性。
德國施瓦本侏羅山擁有最古老冰河時期藝術的洞穴也是熱點之一,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用猛犸象牙制成的雕刻工具和用它鑿刻而成的雕塑作品,包括獅子、猛犸象、馬和樂器,還有一座有4萬年歷史的女人雕像,被稱作“霍勒山的維納斯”。歷史學家說,這可以被視作世界上最早的人物肖像。委員會認為,此處洞穴的考古發現可為研究人類早期藝術活動發展提供線索。
瀕 危
7月6日,世界遺產大會決定將世界遺產“維也納歷史中心”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并對這一決定表示遺憾。
世界遺產委員會表示,維也納溜冰俱樂部洲際酒店項目沒有充分尊重委員會此前的決定,特別是關于新建筑物的高度問題。委員會認為,這將對維也納歷史中心的整體價值造成負面影響。
維也納是從早期哥特人和羅馬人聚落發展起來的,后來成了一個中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城市——奧匈帝國首都。從維也納古典樂派時代開始一直到20世紀初,維也納一直作為歐洲音樂中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也納歷史中心匯集了大量建筑藝術,包括巴洛克風格的城堡和花園,還有建于19世紀晚期的環城大道,兩旁是宏偉的樓群,也有古跡和公園。
事實上,幾乎每年的世界遺產大會都會通過審核,將部分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列為瀕危。《瀕危世界遺產名錄》旨在讓國際社會了解遺產所面臨的威脅,并鼓勵采取修繕措施。導致遺產瀕危的典型威脅包括武裝沖突、自然災害、無規劃的城市發展、竊取和污染。
同時,也有一些因采取得當措施摒除瀕危因素,重回《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7月10日,大會決定縮小格魯吉亞遺產地“格拉特修道院和巴格拉特大教堂”的邊界,剔除因大規模重建使完整性和真實性遭受嚴重損害的巴格拉特大教堂,將格拉特修道院重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一遺產地于1994年被列入名錄,2001年被劃為瀕危遺產。
希 望
對于非洲國家安哥拉和厄立特里亞而言,此次世界遺產大會無疑代表了希望。會上,安哥拉的“姆班扎剛果歷史中心”和厄立特里亞的“非洲現代主義城市阿斯馬拉”分別成為兩國首次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地。
姆班扎剛果是安哥拉西北部的城市,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剛果王國的古都。它附近有皇家住宅、法庭和皇家陵墓。15世紀葡萄牙人到來后使用當地石材,依照歐洲樣式,建造起集合城市。姆班扎剛果見證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基督教與葡萄牙人介入后所發生的巨大改變。
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位于東非高原最北端,海拔2350米,有“云中之城”之譽。它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1935年之后經歷了大規模改造,在意大利理性主義信條的指引下,建造了現代的政府大樓、居民區、商業建筑、教堂、清真寺、猶太教會堂、電影院和酒店等。在20世紀初期的非洲,這是極為稀有的現代都市。
將阿斯馬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于“非洲之角”國家厄立特里亞而言,這是罕見的正面肯定。很長時間以來,厄立特里亞被認為是“非洲旅游地圖上的隱士”,雖然這個國家擁有美麗的紅色海岸線,首都阿斯馬拉又因其意大利建筑風格獲得了“小羅馬”的昵稱,卻是世界上游客到訪數量最少的國家。厄立特里亞希望申遺成功能為其帶來文化和經濟的雙豐收。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說,推進文物保護是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編輯:楊嵐
關鍵詞:遺產 世界 保護 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