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葛宇路”違規路牌被摘 假路牌是怎么上路的?
朝陽雙井的“葛宇路”被發現后,違規路牌迅速被摘。海淀西北旺鎮的“西學東漸路”,從被本報曝光到被拆除不過24小時。執法部門反應迅速,可市民的疑問猶在:為什么這樣的情況一再出現?記者調查發現,三個環節讓假路牌就這樣大搖大擺地上路了。
“李逵”缺席“李鬼”當道
“葛宇路”在規劃中叫“百子灣南一路”。“西學東漸路”其實也早就有名,叫“茉莉園北路”。真路名為何久久不上路?
記者查詢發現,早在去年5月,市規劃委海淀分局就在網上發布了關于茉莉園北路命名預案的公示書。其中提到,根據《地名管理條例》和《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為方便社會交往、方便道路附近居民出行,擬對位于西北旺鎮茉莉園小區北側道路進行命名,道路命名預案為茉莉園北路。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這條道路依然沒有立起“茉莉園北路”的路牌。對此,馬連洼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路目前因開發商方面還有工程沒有完成,所以尚未移交職能部門。
一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業內人士介紹,小區道路命名設計其實很早,甚至“在挖坑前就規劃好了”。理論上,小區開發完,道路建好后,開發商就可以移交給職能部門了。不過,部分小區的道路卡在管線建設等原因上,一直無法完成移交。
就算移交不了,能否先由開發商立上路牌、避免給“李鬼”以機會?這位業內人士表示,開發商無權立牌。
管理銜接讓假路牌漏網
“西學東漸路”這樣的假路牌為何很難被管理部門發現?
記者采訪發現,對屬地管轄的海淀交通支隊溫泉大隊來說,該條道路沒有移交,所以尚屬于非市政路。而街道部門在管理這類問題時也覺得很頭疼,因為他們比較難辨別是否為正規路牌,因為“正規路牌設立時,立牌子的部門不會和我們打招呼。”
但事實上,《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第七條對此有所規定:各類地名的命名、更名一經批準,按分級管理的辦法,由市地名辦公室或各區、縣分別負責通告有關單位;必要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宣傳公布。
管理銜接環節讓假路牌有了生存空間。
假路牌制造是監管空白
“葛宇路”“西學東漸路”,這些假路牌之所以能魚目混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制作得幾可亂真。
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學東漸路”的牌子做工精細,和正規地鐵、停車指路牌所用的材質、螺絲、螺母等細節,幾乎都一樣。如此逼真的路牌,是在哪里做的呢?
記者打開某購物網站,從10元一塊到三五百元一套,做路牌的商家比比皆是。而且不少商家都打出“某某城市道路名牌標準尺寸路名牌”等廣告語。而且,制作牌匾不需要任何手續和證明。從制作源頭上來說,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
本報記者 金可
編輯:曾珂
關鍵詞:葛宇路 假路牌是怎么上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