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真情援疆,奉獻無悔
農工黨黨員馬志偉的援疆事跡
在農工黨黨員隊伍中有許許多多為了支持西藏、新疆等地邊遠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投身于援藏、援疆工作中的醫務人員。他們對貧困地區進行醫療上的幫扶,開展援藏、援疆工作,帶去的不止是醫生的個人醫療技術,還傳播先進的工作與服務理念,幫助當地建立具備獨立服務能力的醫療團隊,促進其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發展,惠及邊疆貧困地區的廣大百姓。今天,小微就和大家分享農工黨黨員醫生馬志偉的援疆事跡……
“真情援疆,奉獻無悔”
農工黨黨員馬志偉的援疆事跡
救治患者,一秒不能耽誤
2017年3月20日下午6點,正在上海援疆葉城分指揮部開會的農工黨黨員、現任葉城人民醫院副院長的上海市寶山區援疆醫療支援隊醫生馬志偉接到電話,有一位危重病人急需救治!馬志偉二話不說,來不及細看剛收到的幾張病人胸部CT片,起身趕往新疆葉城縣人民醫院。
此病人從3米高的工地上不慎墜地,造成頭部、胸部、腰腹部、四肢多處嚴重多發傷。病人40歲出頭,是家中頂梁柱,家屬更是憂心忡忡。
進入手術室,馬志偉發現此病人伴隨著多發肋骨骨折血胸、頭外傷、胸外傷、左腎挫裂傷等并發癥,胸腔里有大量的出血,大量的血氣胸造成病人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病人生命。馬志偉意識到必須立即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手術,以解除左肺受壓導致的呼吸困難。
面對如此危重的患者,而葉城縣人民醫院的醫療環境卻相對簡陋,缺少一樣關鍵的醫療設備——引流血液的雙腔閉式引流瓶,只有胸腔閉式引流瓶。胸腔閉式引流瓶只有一個腔,引流氣體可以,但引流血液堅決不能使用,但患者的救治一秒不能耽誤!有著25年外科臨床工作經驗的馬醫生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把氣體引流瓶改造成雙腔閉式引流瓶,硬是將兩個單腔引流瓶通過硅膠管連接成一個雙腔引流瓶,完成改造后開始實施左側胸腔閉式引流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經歷2個多小時的緊急救治,手術順利結束,病人呼吸困難明顯緩解,病情恢復穩定,脫離了生命危險。在這樣的環境下,順利完成手術,醫生們也常常舒了一口氣。類似的救治時常發生在上海市寶山區援疆醫療支援隊,隊員們常常因為為了救治患者顧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飯。
悉心帶教傳授精湛醫技
為當地醫護人員開展培訓,是援疆醫療支援隊隊員們的另一個重要任務。
葉城縣人民醫院是當地最大的醫院,覆蓋周邊澤普、皮山兩縣的患者。醫院床位緊張、執業醫師少、醫務人員缺少外出進修機會,是普外科等科室的普遍現象。
隊員們把“醫療技術援助”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臨床教學查房、參與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等機會,把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一點一滴地傳教給帶教醫生。
新疆葉城距離上海5600公里,與上海有近3小時的時差。這里的太陽從上午9點半才升起,晚上9點天才黑。由于葉城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氣候十分干燥。剛到葉城,隊員們碰到的第一道難關就是生活上的不適應,流鼻血、嘴唇開裂成為普遍情況。但大家全然顧不上時差和氣候帶來的考驗。“如果我們被這些困難嚇倒了,還怎么開展工作呢?”這是隊員們常掛在嘴邊的話。
本文轉自:上海市寶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團委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援疆 引流 農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