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西藏自治區政協建言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人民政協報訊 “與會人員要緊扣西藏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和突出短板,結合調研實踐和分析理解,深入討論、暢所欲言,提出有價值、有見地、可操作的意見和建議?!痹?月9日至10日召開的西藏自治區政協第24次常委會議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自治區政協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為會議明確了目標。
會上,王亞藺等12位常委、委員作了大會發言。委員們圍繞補齊全區農牧區基礎設施薄弱、農牧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建言獻策。
委員們建議,加強鄉村規劃工作,加強農房建設指導和監督,加快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加強村莊生態和風貌塑造,強化村民主體來共建宜居宜業宜游新農村;通過梳理農村公路、做好項目儲備,健全公路資金籌措、養護機制,完善公路人才培養模式等完善農牧區公路網體系;加強普惠金融發展的規劃設計和評估,提升農牧區普惠金融服務水平,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金融精準扶貧信息庫等完善農牧區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縣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鄉鎮衛生院服務標準,建立村醫準入退出機制,探索醫療衛生集團化和醫聯體發展改革創新。
為了開好此次議政性常委會議,區政協提案委員會、社會法制外事委員會和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成調研組在4到7月份分別圍繞互聯網+現代農牧業模式、草原生態保護補償和草原畜牧業提質增效等內容開展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在調研中發現,全區農牧區之間信息交流不通暢,供需信息不對稱,農產品流通能力低,市場價值不高;草原生態保護難度大,禁牧政策不完善,草原“三害”難以根除,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畜牧業還沒擺脫傳統生產方式,靠天養畜,產量低,價格高、成本高,市場份額少等問題依然突出。
自治區副主席堅參在會上通報2017年全區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時說,今后自治區政府將以種養加為重點,擴產能;以農牧結合為重點,調結構;以規?;洜I為重點,降成本,補齊農牧業供給側結構短板。
自治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聽取常委委員發言后表示,將積極吸取與會人員的意見建議,完善本部門農牧業政策制度,為補齊全區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短板,促進全區經濟長足發展助力。
自治區黨委常委、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旦科說,自治區政協要把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納入政協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通過協商會議、視察調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活躍有序地開展民主監督。(劉宗飛)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牧業 政協 改革 結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