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日喀則:讓如意莊園更如意
日喀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藏語意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在距離日喀則市區50公里處的桑珠孜區江當鄉郭加新村,一棟棟白色的藏式二層小樓矗立在318國道沿線。寬闊的廣場、平坦的道路、如茵的綠草和一排排太陽能路燈,把這個新村裝點得分外美麗。
村民尼瑪次仁的家是一棟二層小樓,一樓有院子、倉庫和牛棚,二樓用于待客和居住。尼瑪次仁告訴記者:“建房沒有花一分錢,政府還給免費配置了家具家電,讓像我一樣的貧困戶沒有了后顧之憂?!?/p>
由于缺乏勞力和技能,尼瑪次仁一家脫貧曾有不小的困難。國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以后,尼瑪次仁20歲的小兒子普布,在參加了桑珠孜區組織的挖掘機技能培訓后,找到了開挖掘機的工作?!懊吭掳园∧苁杖?萬元,一年至少6個月有活兒干?!闭f起小兒子的新工作,尼瑪次仁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江當鄉建立了勞務合作社,為鄉里青年介紹工作。尼瑪次仁還有一個31歲的大兒子拉巴,智力略有障礙。通過勞務合作社,拉巴找到了打零工的活計,每天有180元左右的收入。
“家里的收入越來越穩定,生活越過越如意,我們家在去年底實現了脫貧?!蹦岈敶稳收f,以前他總是將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現在他覺得,脫貧致富必須靠自己努力。
距尼瑪次仁家不遠,是日喀則市重點建設的“光伏+生態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園區。光伏園區設計總規模2000兆瓦,預計年發電量可達40億千瓦時,能解決2萬人的就業。依托園區,當地還將打造可安置2000戶的易地扶貧搬遷重點項目光伏特色小鎮。如今,一棟棟蔬菜大棚里瓜果飄香,棚頂一排排太陽能板已經安裝就緒。尼瑪次仁盼著光伏園區早日建成,大兒子可以就近打工,自己和老伴也可以去學習蔬菜種植技術。
自今年3月起,西藏在全區開展了“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喜迎黨的十九大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同時,日喀則也掀起了一場“四講四愛”熱潮。在此帶動下,不少村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自力更生的觀念逐步植入了廣大群眾心里。
在謝通門縣達那答鄉如貴村村民加措家,昔日的倉庫已經變成了一個食用菌生產“大棚”。兩張簡易床上擺放著300多個菌包,一簇簇平菇長勢喜人。今年在縣里參加完免費培訓后,加措掌握了食用菌種植技術,目前已賣出200多斤平菇,有了上千元的收入。
“種青稞一年才收一次,收入少,還很辛苦。種食用菌時間短、不費體力,政府還幫我們找市場、派技術員指導,特別適合我這種年歲大的人干。不能因為上了年紀就等靠要,要抓住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要脫貧,更要把脫貧后的日子過得更好?!?8歲的加措說。
日喀則是西藏扶貧攻堅的三大主戰場之一,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艱巨。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日喀則市委書記張延清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日喀則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提速跨越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日喀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換擋提速期。為此,日喀則加快實施了黨建珠峰、生態珠峰、文化珠峰、產業珠峰、幸福珠峰、法治珠峰“六大戰略”。
——為了讓如意莊園變得更宜居,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民族團結示范城市“六城共建”。此外,還加快推進旅游文化腹心區、特色文化傳承區、南亞開放前沿區、生態屏障保護區、安全屏障建設區、民族團結示范區、社會穩定典范區“七區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收入,著力發展壯大珠峰有機種養加業、珠峰特色旅游業、珠峰天然飲用水業、珠峰綠色生態業、珠峰特色手工業、珠峰清潔能源業、珠峰南亞物流業等七大產業,通過做大產業帶動群眾增收。
張延清說:“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要讓如意莊園變得更如意,確保與全區、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代 玲 劉 亮)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珠峰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