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陳海峰在電腦上簽發了一份社情民意《關于改善花溪大學城公共交通出行條件的建議》,此舉標志著貴州省政協牽頭開發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網絡系統(一期)”正式投入使用。
“這是一項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性工作。”陳海峰表示。
歷時兩年開發終完美呈現
“這套架構科學、便捷實用的社情民意工作系統,可實現信息遞交、審核、報送、反饋、辦理、統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9月15日召開的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談會上,長沙正宇軟件開發公司總經理劉躍華介紹,“我們參與了不少地方政協的信息化建設,從目前情況看,貴州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系統的信息化程度處于領先水平。”
![u=1191140079,4113550426&fm=27&gp=0 u=1191140079,4113550426&fm=27&gp=0](/upload/resources/image/2017/09/20/2015180_600x600.jpg)
網絡圖
“本次上線的一期系統通過了貴州省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專家組的驗收,今年4月,我們也取得了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著作權證書。試運行半年多來看,該系統符合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業務要求。從長遠看,將有力地推動全省政協系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規范化和程序化。”省政協研究室主任王曉林介紹。
近年來,省政協研究室宣傳信息處把運用軟件開展信息報送工作作為一項目標任務,與軟件公司進行多次意向性溝通。2015年底,宣傳信息處按照程序報批申請立項,2016年1月和4月分別通過省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立項評審和省財政廳的經費預算評審。討論建設方案、調研走訪、召開用戶需求研討會……2016年10月,系統經過測試進入試運行階段。
在試運行期間,民建貴州省委信息員梁迎春還記得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你單位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關于盡快建立醬香型白酒揮發損失率國家標準的建議》,已被省政協辦公廳采用。11月21日,省委常委、副省長慕德貴在此件上批示……特此通報。”當時她又驚又喜,一周前報送的信息,馬上就有了回復。在過去,只有到每個季度的集中通報中,信息報送單位才能看到自己信息的后續情況,現在通報不及時的問題迎刃而解。
將近1年的時間,開發雙方不斷調試系統,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完美呈現。
重視反映社情民意由來已久
通過這套軟件系統,記者看到的是貴州省政協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視。
列舉一組數字:2012年編報信息78期,省領導12次作出批示;2016年編報信息68期,省領導35次作出批示;2017年至今,編報信息45期,領導批示達30次,實現了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控量提質”的目標,推動了一批好的意見建議進入省委、省政府決策程序,不少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這正是重視信息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近五年來,省政協在制度建設、渠道建設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2013年修訂《貴州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條例》;2014年,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省領導同志就省政協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批示及辦理落實情況反饋工作的函》,建立了每季度定期向省領導同志通報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批示情況,以及向信息反映人反饋有關批示和部門落實情況的工作機制;2016年,在《貴州省政協委員履職管理暫行辦法》中,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納入對委員日常履職管理考核。在省政協全會和常委會議上,堅持專門安排半天時間用于委員口頭反映社情民意。強化省、市、縣三級政協及政協各參加單位的信息員隊伍建設,建立了省政協縣級信息直報點。
“2013年十一屆省政協一次會議以來,我們將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為省政協履職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推動了一些重要問題的解決。”陳海峰說。
“反映社情民意成為省政協系統工作中的一張靚麗‘名片’。”省政協研究室副主任楊沛源自豪地說。
未來我們還可以期待更多,一期系統上線的同時,省政協也啟動了二期系統的開發。據介紹,二期開發市(州)政協、黨派版,三期為縣級政協版。
屆時,貴州省政協系統及2萬余名各級政協委員將共享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