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用企業家精神點亮出彩人生
?——對話浙江青川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錄
創業經
一樣的裝飾不一樣的經營理念
記者:為何會選擇建筑裝飾行業?
陳建錄:我出生在甌海區茶山鎮大羅山深處,6個兄弟姐妹。因為家里窮,我15歲就出來學木匠活,一直干了10年,在當地算是個好木匠吧!10年中,我自己創業過幾次,都以失敗告終。25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建筑裝飾行業,使我的木匠活兒有了充分施展的舞臺,工作起來輕車熟路、得心應手。加上我對這個行業的執著和熱愛,就像婚姻中找到了知己,從此,我的創業人生開始新的起航。
記者:創業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如何克服?
陳建錄:俗話說,創業不易,守業更難。一個人在創業初期往往面臨艱難的抉擇。如果方向把握不準,目標就難以企及,甚至前功盡棄。我在創業過程中同樣遇到很多困難,碰到很多困惑,如人才引進、資金短缺、業務壁壘、工藝改進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和牽制著事業的發展。但是在困難面前,在迷茫之際,我沒有臨陣逃脫,也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冷靜決策,采取“借雞下蛋、借梯上樓、強強聯合”等辦法,在短時間內突破了瓶頸,贏得了先機。人生路上難免遇到挫折和失敗,但我也從不氣餒,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記者:如何建設好自己的團隊?
陳建錄:團隊的建設首先要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合理的管理架構,優秀的教培機制,先進的薪酬體系,適宜的工作環境,公平的獎罰機制,優秀的企業文化。因此,我們從建立團隊文化入手,激發團隊活力,鼓舞團隊士氣,倡導團隊精神,以團隊力量影響和帶動企業發展。重點抓好以職工代表大會為核心的企業民主管理,簽訂集體合同,堅持集體協商、司務公開制度,組織全體職工參政議政,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三年來共有200余人次向企業提交了合理化建議,有70余人獲公司合理化建議一二三等獎,有9人獲公司“金點子”獎,有2人獲龍灣區節能減排合理化建議優秀獎。
責任感
“每年拿出企業利潤10%回報社會”的背后
記者:作為企業經營者,你怎樣理解企業社會責任?
陳建錄:提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公益慈善。但實際上,慈善并不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首要因素。有一些企業滿足于捐款捐物等社會責任的表層要求,忽視誠信經營、關愛員工、保護環境等社會責任的基本義務。企業在實現獲取利潤的經營目標之外,必須將社會責任內化為企業的價值觀,把企業發展戰略與承擔社會責任有機地結合起來。怎么結合起來?我認為,只有提高職工工資等福利待遇,加強勞動安全監管,保護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才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根本。
記者:什么原因促使你建立“職工溝通日制度”?
陳建錄:說到建立“職工溝通日制度”,是因為我們行業的特點。裝飾行業里有一大部分員工是臨時工,如何把臨時工管理好,讓臨時工也感受到是企業的主人,這是一個難題。我們在企業創業伊始就將職工、臨時工一并納入正規化管理,建章立制,實名造冊,統一管理,并在溫州市建筑裝飾施工企業中首個建立了“職工溝通日制度”,了解訴求,解決訴求,此舉還獲得溫州市龍灣區總工會的褒獎。同時,我們設立了“愛心驛站”,鼓勵支持廣大員工積極向困難職工、弱勢群體奉獻愛心,及時對員工思想情緒進行疏導,鼓舞員工士氣,營造積極向上氛圍。我們還設有職工互助基金會,建立了幫困扶貧長效機制,近20年來,沒有讓一位職工子女因貧困而失學。
記者:怎么會有“每年拿出企業利潤10%回報社會”的想法?
陳建錄:我認為,做企業要賺錢,要創造效益,這樣企業才有發展。但賺錢不是唯一目的,企業家不等同于商人,企業家是社會的也是人民的,企業除了賺錢盈利,還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國家給予民營企業利好政策,時代賦予民營企業更多機遇,企業家沒有理由不回報國家、反哺社會,這是我最初的一個認識。
至于“每年拿出企業利潤10%回報社會”是源于2006年12月,我增補為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三屆二次理事會理事,成為當時浙江省非黨派人士中民營企業中的唯一當選者。在當選時,我鄭重承諾:公司每年將拿出企業年利潤的10%作為慈善基金,全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文化建設,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依托建筑裝飾企業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及國土綠化建設,及時參加抗洪救災,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民營企業家只有主動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才能在服務社會、履行企業家責任中,讓財富受到社會的尊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公司已向各項慈善、扶貧事業捐贈款物累計達4300多萬元。
行業夢
打造建筑裝飾新生態
記者:青川裝飾作為溫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會長單位,你作為企業當家人,如何行走在企業和協會之間?
陳建錄:我是2012年7月全票當選的會長。五年任期即將結束,我確實有很多想說的話。協會工作和企業有很大不同,協會會長首先想的是大家的利益,以個人小道理服從行業大道理為原則。5年來,我的工作可以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8個字來概括。我也很重視方式方法,基本上以尊重包容、求同存異、互諒互讓來帶領推動行業發展。
記者:五年來,溫州建筑裝飾行業協會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陳建錄:溫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成立于1990年,是溫州民間組織成立較早的社團之一。5年間,協會得到了快速發展,會員單位從150多家發展到300多家,企業規模也有較大提高。目前,會員中有施工資質一級企業30家,比五年前增加了16家,二級企業70余家,比五年前增加了35家。會員企業的國內市場業務除了西藏以外,幾乎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去年又有3家企業走出國門,在東南亞、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發展市場。2016年,我們的年產值實現120.6億元,同比增長9.6%,超過浙江省同業平均水平。
另外,協會在發現問題、反映問題上起到了很好的橋梁作用,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有效回應,樹立了品牌,加強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近些年,協會工作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被溫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溫州市先進民間組織”,被溫州市民政局評定為5A級社會組織,被浙江省裝協評為“先進行業協會”,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為“全國住宅裝飾裝修企業行業管理、促進、提高先進協會”。2012年,協會榮膺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優秀建筑裝飾協會”,2017年被中國社會組織信用評估機構認定為AAAAA行業協會。
記者:作為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領路人,您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怎么看?
陳建錄:今后綠色環保裝飾會成為時代發展主流。為此,協會一定要樹立“綠色、低碳、持續、發展”的理念,把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目標列入協會年度發展計劃。同時,越來越多的新型建筑裝飾材料也在陸續運用,人們對房屋建筑裝飾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必須順應發展要求,主動超前的做好各種應對工作,如環保材料選擇、精細化現場管理、智能信息化施工、工法工藝創新、優質高效服務、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都要通盤考慮。
記者:如您所言,建筑裝飾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對此您是怎么考慮的?
陳建錄: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專業化、信息化、互聯網、大數據都將成為裝飾企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手段。尤其是近年來溫州城市建設提出“大建大美”,以及城中村改造建設步伐加快,為建筑裝飾業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協會一定要審時度勢,科學整合資源,為那些尚未達到專業化、信息化的企業提供幫扶。
今年也是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住宅全裝修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局之年,協會要響應號召,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實行成品交房,順應新時期百姓住房的新需求,減少污染、節約資源,保證房屋結構安全,改善人居環境。
記者:協會仍需加強和完善哪些服務和功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哪些幫助呢?
陳建錄:協會是連接政府和企業的紐帶,將在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反映企業訴求,規范企業行為,提供行業標準、方向指導、輿論宣傳以及各種技術支持等。同時,深入企業了解需求,建立行業信息數據庫,既為政府決策提供幫助,又能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此外,我們要團結帶領廣大會員企業重視信用建設,提高行業公信力、影響力,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努力構建“聯動、創新、綠色、開放、包容”的建筑裝飾新生態和新經濟。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企業 裝飾 行業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