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新興民營美術館的生存之道:資金困擾
2017年末,上海又將新增兩家民營美術館,11月18日,寶龍地產旗下的上海寶龍美術館即將啟幕,而由紅星美凱龍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建的明珠美術館也將在12月亮相。數據顯示,國內這種非營利美術機構的年基礎運營費基本都在1000萬元以上,而剛剛過去的尤倫斯易主事件,反映了當下民營美術館的運營壓力及資金匱乏的普遍現狀。新館迎難而立,背后有著怎樣的造血機制?非營利的旗號下如何創造價值?
資金困擾
業界人士曾將國內民營美術館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今日美術館、廣州時代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等為代表的地產公司主導派;第二類是以民生美術館為代表的金融公司系統類;第三類是以上海余德耀美術館、上海龍美術館等為代表的私人藏家掌舵型。
2017年是民營美術館紛紛崛起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藝術品市場投資收藏企業化、機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關于企業紛紛涉水非盈利美術館的目的,社會上眾說紛紜:塑造企業形象、公益慈善行為、優惠的納稅政策、作為地產開發的“加分項”……藝術批評家呂澎有自己的解讀:“所有美術館的投資人基于自身的企業經營能力,不會將美術館作為徹底的公共性質藝術機構來安排,如果有必要,他們很可能把美術館視為一個盡可能減少支出的盈利機構來要求。”
然而,民營美術館一直以來所面對的仍是資金短缺。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周旭君表示:“資金運營是美術館的生存基礎。在現實經濟環境下,民營美術館的運營壓力非常大。我們雖然有中國民生銀行作為最大贊助人,但是離一個大體量美術館的運營資金需求還有差距。”
據了解,國內最具收藏實力、從成立至今已經有三處分館的龍美術館也難以實現盈利。龍美術館副館長杜京徽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運營資金主要還是來自于老板的個人投入。“現在也有地方政府和文化部藝術基金的支持,但申請起來對展覽有一些要求和規定。能申請到的款項對美術館的整體運營來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以藏養館
以高價收購多件作品的藏家劉益謙,每次出手都能引發公眾的關注,也為龍美術館豐富了館藏。
在杜京徽眼中,成體系的收藏是龍美術館區別于其他許多民營美術館最大的特色,特別是紅色經典、傳統書畫與當代藝術三個板塊已經形成了清晰館藏體系。展覽布局上,龍美術館浦東館以紅色經典的陳列為主,西岸館主做國內外大展,傳統藝術也以每年一場大展的速度進行。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院長孔達達認為:“高價藏品是美術館的支柱,可以顯示美術館的收藏品質。”
對于當下民營美術館日漸增多的現象,杜京徽表示:“現在民營美術館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們應該樂觀積極地看待。美術館的繁榮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引導,更需要各個美術館立足自身的館藏建設。”
藝術品收藏也促成了藏家許健康巨資布局寶龍集團的文化藝術板塊。基于許健康多年收藏的近現代及當代藝術作品,寶龍美術館期望構建一個“百川匯流”的館藏體系。在館藏基礎上,有寶龍藝術中心、言午畫廊、寶龍畫院、書藏樓等機構與寶龍美術館互相支撐。寶龍文化執行董事許華琳表示:“建立美術館的收藏體系、藝術中心的商業體系、寶龍拍賣的市場體系,這幾個板塊之間可以說是一環扣著一環,互相協助與合作。”
不可否認,對于老牌的龍美術館或者即將啟幕的寶龍美術館來說,立足特色系統的收藏是民營美術館獲得長足發展的基礎。
“無墻”模式
與私人藏家掌舵的龍美術館及地產集團旗下寶龍美術館不同,年底開幕的明珠美術館由新華發行集團和紅星美凱龍集團共同打造。談及運營模式及資金問題,執行館長李丹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明珠美術館全新的布局,“從商業環境來看,明珠美術館位于新華·紅星國際廣場中,屬于這個55萬平方米的文化商業綜合體的一部分;最大的特色體現在美術館與新華書店的結合,兩個空間通過一個獨特的星空穹頂多功能活動區域連接。”
與其他美術館較為獨立的形制相比,明珠美術館建立在一個消費與精神共融的生態中。李丹丹表示:“我們首先希望它是一個交流對話的場所。首先是一個展覽的空間、對話的空間,希望不同的東西和不同的學科在這里打破邊界。收藏不是我們的第一要務,第一要務是讓這里不斷發生和藝術文化思想相關的講座、沙龍、活動等。我們會在辦展的過程中,開始逐步建立館藏。”今年底,明珠美術館、新華·紅星國際廣場,以及它所在的愛琴海國際購物公園均會開幕。明珠美術館和新華書店的組合,以及與周邊商圈、社區的關聯,探索著“無墻美術館”模式的新可能。
相比國外,投資者對于國內美術館未來的發展極為看好,成為新美術館不斷涌現的重要原因。
據最新數據顯示,倫敦、巴黎、紐約基本每1.5萬人就有一家美術館,而上海平均一家美術館要服務30萬人。李丹丹表示:“就面積、人口來看,國內美術館的數量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并不算多。”面對這片藍海,杜京徽希望隨著民營美術館的發展,未來有更多發展途徑,找到一種全新的造血方式,“民營美術館的盈利一定會實現。”
北京商報記者 隋永剛 胡曉鈺/文 賈叢叢/漫畫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新興民營美術館的生存之道 新興民營美術館 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