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資金“無影手”撬動“商品牛”

2017年11月14日 14:16 | 作者:張利靜 |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大宗商品自2016年初轉熊為牛,在今年上半年遭遇阻力下跌數月后,于6月份重啟反彈。文華商品指數6月迄今漲幅達14.6%,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同期也上漲逾9%,期間標普500指數漲幅僅6%。業內人士表示,大宗商品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資產配置需求吸引資金流入商品市場,對價格構成一定的推進。整體來看,大宗商品維持震蕩回升的態勢,但節奏會更趨于溫和。

資金集中沉淀熱門板塊

“上半年的行情比較難做,今年基本到6月以后賬戶才開始盈利。”一位從事期貨基金管理的劉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據他解釋,今年6月份之后,商品的連續性較好,從交易層面看操作“順手很多”,這在一些量化策略的CTA產品上體現得更加明顯。

眼下,大宗商品反彈疊加通脹預期升溫。這一幕似曾相識:在去年下半年,同樣的條件背景下,大量資金涌入期貨市場,期市增量資金增加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行情的發展。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上月有所下降,以單邊計算,當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2億手,成交額為13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2.8%和增長14.4%,環比分別下降24.9%和24.9%。1-10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2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53.8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2%和1.7%。

中大期貨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景川表示,6月以來大宗商品的這波小牛市當中,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持倉資金從1050億元一度攀升至1310億元(按8%的保證金水平計算),高于2016年9月-12月的商品小牛市,但成交量下降較為明顯,高峰期均值由去年9-12月期間1450億元下降至1325億元,表明本輪資金的整體推動能力弱于上一輪。

“從板塊來看,本輪資金持續沉淀于熱門板塊,黑色系今年穩居第一大板塊,6月以來相比其它板塊資金規模差距進一步拉大,占總持倉金額比例達到34.3%,遠高于去年9月至12月期間26%的水平。”景川進一步解釋稱。

“整體的市場資金確實與行情漲跌呈現一定的波動關系,但是今年期貨市場資金的放量其實并不顯著。”混沌天成研究院分析師孫永剛認為,今年6月以來,從期貨市場的資金看來,確實有小幅的上漲,但在8月之后就有所下降,整體資金并沒有太大幅度的進出。不過從不同品種的角度看,確實存在往上漲更多的品種集中的特點。

大宗商品或進一步回升

除了資本流動邏輯,“利率—通脹”邏輯作為資金因素向大宗商品傳導的主要路徑之一,近期也頗受關注。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上漲1.9%,預期1.8%,前值1.6%;10月PPI同比上漲6.9%,預期6.6%,前值6.9%。分析人士認為,10月CPI同比漲幅超過預期和前值,主因是食品價格跌幅收窄;PPI同比漲幅與上月持平,超過預期,主因是上游和中游價格的拉升。

孫永剛解釋,就是從CPI的角度看,目前全球的通脹水平整體相對較低,這主要是受到全球糧食豐產因素的壓制,這在近兩年大宗商品價格上也得到明顯體現:工業品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而農產品價格一直維持低位。“但從近期國內通脹數據看,PPI持續維持高位,且已出現了向CPI傳導的跡象,如果原油價格繼續走高,那么全球性的PPI向CPI傳導可能持續,溫和的通脹可能進一步上升。如果這一假設成立,那么大宗商品價格將進一步走強。”

景川表示,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對于未來消費的預期得到不斷提升,而全球溫和通脹的持續也驗證了經濟復蘇的有效性。在經濟復蘇過程中,全球貨幣由寬松走向緊縮又使得目前的通脹顯得溫和,溫和的通脹通常令經濟的運行更為持久,同時也促使大宗商品的回升更為穩健。疊加供給側改革以及環保限產的因素后,消費數據的回升令市場對未來的預期也在不斷強化。

“大宗商品在上述背景下,資產的配置需求吸引資金流入商品市場,對價格構成一定的推進。整體來看,大宗商品維持震蕩回升的態勢,但節奏會更趨于溫和。”景川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資金 商品 大宗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中国久久99视频免费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 久久精品色婷婷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