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風云三號D成功發射:可使天氣預報時效延長2-3天

2017年11月15日 09:48 |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風云三號D衛星成功發射:可使天氣預報有效時效延長2-3天

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新華社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17年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風云三號D搭載了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儀,這臺儀器采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傅里葉干涉探測技術,可以提高大氣溫度和大氣濕度廓線反演精度1倍以上,極大提升對我國中長期數值天氣預報的支撐能力,并將天氣預報的有效時效延長2-3天。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可實現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遙感。風云三號D發射后,經在軌測試將投入業務運行,成為我國低軌道下午觀測的主業務衛星,與2013年9月發射的風云三號C共同組網,進一步提高大氣探測精度,增強溫室氣體監測、空間環境綜合探測和氣象遙感探測能力,促進氣象衛星綜合應用水平的提升,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綜合防災減災和“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重要支撐。

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在軌氣象衛星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

目前國內光譜測量通道最多的衛星

“風云三號D”衛星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測控任務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共同完成,中國氣象局負責衛星應用系統建設和運行。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54次飛行。

“風云三號D是目前國內光譜測量通道最多的衛星,測量通道達近7000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張鵬說,這將極大提高對地球低層大氣動力參量、熱力參量、溫室氣體和高層大氣電場、磁場、高能粒子的探測能力,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預報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張鵬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說,風云三號D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第四顆衛星,將接替2010年發射的風云三號B衛星,開展下午時間的全球對地綜合觀測。

“從總體定位上來說,它是我國全球低軌道衛星觀測能力的一個保障,是對風云三號B業務觀測能力的繼承,也是對風云三號B觀測能力的改進和提升。” 張鵬說,風云三號D星未來將為我國數值天氣預報服務做支撐,也將在全球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服務于77個國家和地區

我國已經成功發射15顆氣象衛星,目前在軌數量8顆,其中7顆業務運行,為氣象、海洋、林業、農業、民航以及軍事等應用領域提供了大量全球及區域的地球觀測信息。

風云氣象衛星已經成為代表中國力量、具有廣泛國際聲譽的對地觀測衛星,已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業務衛星序列,提升了我國及國際最先進的中長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預報時效和精度。

風云氣象衛星還承擔了國際減災憲章機制的中方值班衛星任務,在國際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據中國氣象局不完全統計,目前接收和應用風云系列氣象衛星資料的國家和地區達77個,覆蓋一帶一路周邊37個國家和地區。

風云氣象衛星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我國氣象衛星的全球觀測能力,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另一方面也顯著提升了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增強了我國在防災減災、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等國際活動中的話語權。

編輯:曾珂

關鍵詞:風云三號D成功發射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