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遠離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俗稱流感,它是一種可經過呼吸道傳播的傳染性疾病。流感的癥狀要比普通感冒嚴重,一般突然發病,多出現高熱(39℃~40℃),除了引起咳嗽、發熱、寒顫、頭疼、肌肉疼痛、關節痛等癥狀外,還會引發細菌感染,引起支氣管炎及肺炎,甚至擴散至心臟和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心肌炎,威脅生命。
流感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當病人咳嗽、打噴嚏及大聲說話時,病毒隨口腔飛沫噴到病人周圍的空氣中,侵入正常人的鼻黏膜而傳染;可以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等物品進行傳播;也可以通過空氣塵埃及日常用品的間接接觸感染。流感患者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頭,病人在沒有明顯不適的時候就可能有傳染性,發病的3天內對他人或者環境的傳染性是最強的。
怎樣可以預防流感呢?首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公眾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洗手,防治病從口入;合理調配飲食、多飲水;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休息;充分睡眠;合理增減衣物,避免受風著涼。在流感流行季節,為避免交叉感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老年人、兒童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應如此。其次,接種流感疫苗:目前世界公認預防流感最為有效的措施就是每年接種疫苗,尤其是老弱病殘人群更應該及時接種。接種疫苗可以減少接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減輕得流感以后的癥狀。6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以及大、中、小學生、幼兒園兒童和老師,尤為推薦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多在人口聚居地點工作的人員,例如商業、旅游服務人員等也同樣被推薦接種疫苗。孕婦、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慢性病發作期或嚴重過敏體質者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12歲以下兒童不能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
如果已發流感,我們該怎樣做呢?一旦有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咽痛、咳嗽、流涕等癥狀,特別是高熱超過3天的患者,應戴上口罩、就地與家人隔離,避免近距離接觸老人、孩子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并單獨使用生活用品及餐具。對于流感患病高危人群,一旦接觸疑似流感的患者,應當應用一些中藥進行預防,如口服野菊花、貫眾、板藍根等中藥或中成藥。
同時,加強個人衛生護理,可以用淡鹽水或者茶水早晚漱口。要讓鹽水或茶水在口腔內停留稍長時間,使咽部充分受到漱洗,應用淡鹽水或者蒸餾水清洗鼻腔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淡飲食,多飲水。患者出現疑似流感癥狀,一定盡快就診,尋求醫生的幫助,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及時正規應用抗病毒等相關治療,防止流感并發癥的出現,將疾病遏制在萌芽狀態。
(北京友誼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聶姍)
編輯:趙彥
關鍵詞: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遠離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