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兩岸青年暢談中共十九大精神
兩岸青年暢談中共十九大精神
實現臺灣青年和民革黨員的一個約定
圖為座談會現場。
11月15日,在民革北京市豐臺區工委的組織下,30余名兩岸青年在北京萬芳苑酒店舉辦了以“鑄就中華文化新時代”為主題的兩岸青年暢談中共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也圓了臺灣青年學子張立齊和民革黨員的一個約定。
今年9月,民革北京市豐臺區工委開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暨民革豐臺區工委向趙登禹學校捐贈趙登禹將軍事跡光盤活動,在北京大學就讀的臺籍博士生張立齊應邀參加。活動中,張立齊與豐臺青年民革黨員相約,在中共十九大后就兩岸青年關心的話題進行一次暢談交流。
座談會上,共有兩岸六位青年進行了主題發言。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與會兩岸青年將中華文化發展與“兩岸一家親”理念聯系起來,結合自身的成長、自身的創業、自身的職業暢所欲言、坦率交流。
張立齊全面介紹了他了解的臺灣部分青年學習、分析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情況,同時梳理了學習中共十九大精神的七大關注點,詮釋了自己對新時代中華文化多元包容、長期發展、不斷變化進步的思考。
談及近年大陸政策、對臺服務變化分享的體會和感受,臺灣青年企業家許澤榮表示,小到落實稅號、磁卡臺胞證政策,再到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政策,大到臺商經營企業的各類優惠政策,無不體現出大陸給予臺灣同胞的諸多方便。
“臺灣與祖國大陸開展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臺資企業為大陸民眾提供了先進理念和培訓模式,同時也將大陸的利好資訊帶回臺灣,讓愿意來大陸創業投資的青年抓住機遇和市場,中共十九大報告的許多內容為臺灣青年參與大陸‘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新空間。”徐澤榮說。
民革黨員張強在全國臺聯工作。結合近年來直接參與的對臺交流工作,他認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擴大,尤其是大陸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極大促進了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促使兩岸青年攜手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身為外企員工的民革黨員房春浩回憶起與臺灣同事共事的經歷,對臺灣青年身上體現出的工匠精神和嚴謹作風深表敬佩;從事了近20年旅游工作的民革黨員劉海燕則表示,在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全球華人身上,都能感受到同一種文字、同一種語言的親切感和互助感,這就是新時代中華文化的自信。
從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發展變化到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環境改變;從兩岸青年如何對于中華文化中增強認知感到怎樣讓臺灣基層百姓了解更多大陸百姓生活幸福變化;從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不竭動力到肩負起新時代中華文化繼承的使命……交流中,兩岸青年的話題逐漸深入。
此次座談得到民革北京市委會、中共豐臺區委統戰部的支持。豐臺區臺辦主任房書勇出席座談會并表示,希望每一名民革黨員,特別是文化工作者,要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發揮民革黨員自身優勢出高招,想辦法,把“四個自信”傳遞給接觸到的每一位臺灣同胞。
民革北京市委會副主委王英也要求,民革黨員把學習中共十九大精神與促進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相結合,擔當起鑄就中華文化新時代的歷史責任,積極探索兩岸青年社會服務新方式,在新征程上實現新作為。(張兆旗)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青年 兩岸 中共 民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