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醫學科技:給人們更多健康獲得感
———細數“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的醫療科技
編者的話:
原計劃11月底閉幕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將展期延至12月底。在這場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上,圈粉無數的除了復興號、蛟龍號、華龍號等國之重器,還有膠囊胃鏡機器人、基因測序儀等事關民生的醫療科技。它們,在提升百姓的健康獲得感方面,同樣精彩地講述了“中國故事”。
一粒膠囊大小的“藥丸”,實際上肚子里卻藏了300多個光學、通訊等高精密元器件,在精準磁控技術的操控下,這?!八幫琛笨勺杂勺栽诘卦谌梭w的胃內活動,這是膠囊胃鏡機器人;
一臺其貌不揚看起來稍大于普通電磁爐的黑白相間的四方形儀器,卻能夠精準、簡易、快速、靈活地讀出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密碼,這是高通量基因測序儀;
一個裝載在手機上的APP,可讓患者不用舟車勞頓,就可以享有專業醫生的診前咨詢和診后管理等服務,這是互聯網醫療……
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除了復興號、蛟龍號、華龍號等國之重器外,膠囊胃鏡機器人、基因測序儀這些事關民生的醫療科技,同樣精彩地講述著“中國故事”,吸引著絡繹不絕的觀展群眾駐足。
■膠囊機器人實現了人類“不插管做胃鏡”的夢想
“這種膠囊胃鏡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做一次這樣的膠囊胃鏡檢查要花費多少,有沒有納入醫保?”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膠囊胃鏡機器人展位前,這樣的問題每天都在重復。
雖然每天都要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回答相同的問題,來自安翰醫療的工程師們卻備感欣慰。因為,“這些詢問和關注,說明了膠囊胃鏡機器人的研發,適應了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需要?!?/p>
我國是胃癌大國。據中華醫學會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68萬例,占了全球發病的一半左右,且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胃癌進展期。此時,患者的預后相對較差且花費較高,而處于早期的胃癌患者,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雖然早期胃癌治療簡單且預后效果良好,但令人遺憾的是,作為胃癌早期篩查利器的胃鏡檢查,其推廣率并不高,這一方面是因為早期胃癌發病較隱匿,通過表面癥狀難以判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傳統的胃鏡檢查不適感較強且操作難度大,限制了其大面積的推廣使用。
“膠囊胃鏡檢查,會徹底改變傳統胃鏡檢查的尷尬,其全程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真正實現了人類‘不插管做胃鏡’的夢想,讓過去不能用、不敢用胃鏡的患者有了新選擇?!卑埠册t療技術研發工程師明繁華告訴記者,患者進行膠囊胃鏡檢查只需要15分鐘,檢查時患者像喝水一樣服下機器人,醫生通過磁控技術控制機器人在患者胃內的自如運動,并根據機器人全程無死角拍攝實時傳回計算機的圖片,就可以診斷患者的胃病進展狀況。
“安翰膠囊胃鏡機器人檢查的出現,不僅填補了胃癌早期篩查的空白,同時還打破了國外廠商在膠囊內鏡領域20多年的壟斷,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卑埠册t療董事長吉朋松表示,雖然現在安翰醫療的膠囊胃鏡機器人尚未納入醫保,但已經覆蓋了國內1000多家醫療機構,并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選擇。
■一臺“打印機”就可以解讀生命密碼
“測序儀和基因檢測的關系怎么樣?”“感覺基因檢測很高大上,價格也很高吧?”“現在都有哪些疾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診斷?”“做了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用啊?”在華大基因集團自主研發的高通量測序儀展位前,這些問題則是被提問最多的問題。
“其實,所有的基因檢測都要通過測序儀來完成,就比如我們電子版的WORD文檔,要生成紙質材料需要打印機一樣,測序儀就類似于基因科技領域的‘打印機’。只是,這個‘打印機’凝聚了眾多高科技,所以‘打印’出來的是生命密碼。通過這些生命密碼,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所攜帶的致病基因,并據此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庇浾哂^展時,華大基因集團國內區域發展中心總監王芳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們講解測序儀的奇妙。
如果現場咨詢的觀展群眾是女性,王芳則習慣用宮頸癌篩查常用的HPV檢測,向大家科普基因檢測雖然聽上去“高大上”,但實際上早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現狀。
“多數女性知曉,HPV檢測目前已經成為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手段。HPV,即人乳頭瘤病毒,研究顯示,高達99.7%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有關。有意思的是,雖然很多女性聽說或者了解過HPV,但并不知道此項檢查所使用的技術正是基因檢測的方法。也就是說,雖然很多女性對基因科技尚缺乏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在體驗和應用基因科技的成果?!蓖醴几嬖V記者。
關于基因檢測的價格問題,王芳則表示,不同的檢測項目價格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都是越來越親民。比如HPV檢測,在醫院取樣檢測一般需要200多元的檢測費用,而如果在家自取樣再送檢,價格則降到了200元以內。
對于“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用”的疑問,王芳表示有這種問題的觀眾,可能是受到了一些不良商家有關天賦基因檢測不良宣傳的影響。對于天賦基因的檢測,王芳并不贊同,但對于已經明確致病因的疾病篩查,王芳則認為進行基因檢測很有必要。
“仍以宮頸癌的防治為例說明。宮頸癌是女性發病率第二高的癌癥,也是唯一病因明確,可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的癌癥。這是因為,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漸變到突變的漫長過程,由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發展到宮頸浸潤癌一般需8~10年,HPV分型基因檢測一旦發現宮頸癌前病變,采取精準治療幾乎可以100%逆轉?!蓖醴枷蛴浾呓榻B,除了腫瘤,在產前篩查以及單基因遺傳病的防治等方面,基因測序也都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
■互聯網醫療讓百姓就醫更便利
在醫療科技領域入圍“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的,除了膠囊胃鏡機器人和基因測序儀這樣的醫療高科技,還有“好大夫在線”這樣的醫療應用。作為互聯網醫療領域唯一受邀的參展企業,好大夫在線與微信、京東、滴滴出行等18個應用一起,用于展示互聯網給百姓生活帶來的改變。
據記者了解,本次展出,重點從三個方面展示了好大夫在線醫療應用的惠民成績:
一是打破了醫療行業的信息壁壘。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全國醫生的相關信息,匯聚全國患者的真實就醫經驗,為求醫中的患者提供可靠的就醫指導。
二是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分配效率。通過專業化的分診體系,對患者病情和專家擅長等進行精準匹配,率先在互聯網平臺上解決了“小病看專家”的行業難題,讓寶貴的專家資源集中用于解決復雜疑難疾病。
三是實現了讓全國17萬醫生利用碎片時間提供服務,提高了百姓就醫的便利性。醫生通過提供通過診前咨詢、診后管理、遠程門診等服務,幫助患者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使患者避免了大醫院擁擠排隊、跨省就醫的辛勞。
“好大夫在線受邀參展,體現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對互聯網醫療的肯定?!焙么蠓蛟诰€CEO王航告訴記者,互聯網醫療獲得社會認可,根本原因在于探索了緩解百姓就醫難題的重要方法———開發醫生碎片時間和業余時間,并利用這些時間向社會提供額外的醫療服務。
之所以致力于這樣的探索,王航表示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民迫切需要更好的醫療服務,但優質醫療服務供給仍然非常匱乏的矛盾還比較突出。要解決這種矛盾,實現醫療服務供給增加,在不能快速提升醫生數量的前提下,只能在醫生的時間利用上做出探索。
而讓王航和其他互聯網醫療同行欣慰的是,這種提高醫生時間利用率的探索日漸成熟,并切實緩解了百姓就醫的難題。
編輯:趙彥
關鍵詞:醫學科技 砥礪奮進的五年 膠囊機器人 互聯網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