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陜西首次發現秦代積炭墓 出土長劍彩繪陶罐等文物

2017年11月29日 16:34 | 來源:華商報
分享到: 

近日,在銅川市印臺區一工地“打樁”時,有工人發現有磚塊暴露。隨后銅川考古人員進行發掘。在連續15天的不間斷工作中,長劍、彩繪陶罐、蒜頭壺等一件件物品逐一出土亮相。據考古專家介紹,這些文物分別出自四座不同的墓葬。

工地發現磚塊

考古部門趕往發掘

據了解,該墓葬區位于銅川市印臺區老年養護中心建設項目地,地塊為原銅川市福利院舊址南側,屬于銅川市印臺區印臺街道辦事處順河村三組(上河村)基本農田,西望虎頭山,東靠武家塬,北臨順河二組,南望北關油庫,漆水河的上源銅官河從墓葬區西側自北向南流過。

“10月30日,該施工地在打地樁時,有工人發現有磚塊暴露。之后我們趕到現場進行勘查,經勘查并根據相關跡象,我們判斷這里有古墓。”銅川市考古研究所所長仵祿林說,他們于11月3日正式開始對此地進行考古發掘,但是受該施工地之前打樁作業影響,發掘工作有很大難度。

發現墓葬4座

持續15天發掘

古墓發掘現場,四座被發掘的墓室縱橫不一,三座呈東西走向,一座呈南北走向。其中一座墓室格外顯眼,周圍土質呈黑色,與其他三座墓室相比較為特別。整個墓坑距離地表五六米深,10余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發掘工作。其中,數名工作人員正用小鏟子小心翼翼地清理著墓室周圍的土壤。

仵祿林說,在發掘期間,他們發現兩座古墓不同程度受到施工地打樁作業的破壞。值得慶幸的是,隨著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他們也不斷有新的發現。截至11月17日,古墓發掘工作持續了15天,銅川市考古研究所共發現墓葬四

兩秦墓、兩漢墓

出土文物20余件

“四座古墓相互疊壓,兩座為秦墓,兩座為漢墓,除大量錢幣外,出土文物共計20余件。”仵祿林告訴華商記者,其中秦代土坑積炭墓1座,該墓出土有銅蒜頭壺、銅鍪、鐵釜殘片、彩繪繭形壺、彩繪陶罐、陶缶、陶甕及半兩錢等器物。兩件陶甕外壁刻有“瀕、七石”等銘文。另外一座為土坑積石墓,發現有陶倉、陶鈁等。

漢代磚室墓1座,該墓早期被盜,僅發現6枚五銖錢。漢代帶墓道洞室墓1座,為東西向。發現銅質劍格鐵劍、銅泡釘、銅車馬器、彩繪陶鍾、陶灶、陶倉、五銖錢等器物。

首次發現秦代積炭墓

填補銅川此類墓葬發掘空白

“據我了解,這次發掘在銅川市的考古歷史上還是比較重要的一次,由于秦代時期較短,此前銅川只發現過秦代之前的古墓,未曾發現過秦墓,這次秦墓中出土的半兩錢是秦代標準的錢幣版式,且秦代土坑積炭墓也較為少見。秦代土坑積炭墓,就是用木炭將墓室四周上下包裹,具有防氧、防潮,保持墓穴干燥的特征,因此該墓周圍的土質呈現黑色,出土的文物氧化程度相對較輕。而土坑積石墓就是用石塊將墓室完全包裹,具有防盜的特征。”仵祿林說,秦代土坑積炭墓出土的陶甕外壁刻有“瀕、七石”等銘文,在當時“石”字代表計量單位,該墓出土4個陶甕,每個陶甕中裝滿了糧食“粟”,共計28石的粟,在當時的經濟背景下,可以說明墓主家境還是比較富有的。

該處墓葬的發現,對研究戰國晚期至秦漢時期銅川地區歷史文化與歷史地理提供了新資料,尤其是該批墓葬中積炭墓、積石墓的發現,填補了銅川地區此類墓葬發掘的空白,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為了防止文物彩繪脫落,目前出土文物被放置于銅川市考古研究所文物庫房進行保護。之后將由文物主管部門確定展出、收藏等相關事宜。


編輯:楊嵐

關鍵詞:陜西首次發現秦代積炭墓 陜西發現秦代積炭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日本久久亚洲激情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一本在线AⅤ | 中文在线字幕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