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朱步樓:教育創新之源 教師創造力
國以人立,業以人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有創新的教師才有創新的教育,有創新的教育才有創新的人才。教師的創造力是教育創新之源。
教師的創造力主要體現在創新思維、創造精神和創新教學實踐。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改變單純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
教師的創造力是厚積薄發的知識積淀。創新需要具備寬厚而扎實的科學知識基礎。當今時代,知識信息快速更新,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元,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內存”和業務能力。
教師的創造力是立德樹人的規律探求。推進教育創新,就是要研究、探索和遵循“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規律。遵循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囊幝?以德施教,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把握好人生方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少年中生根發芽。遵循學生認知和成長規律,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變客體教育為主體教育、變補短教育為揚長教育、變繼承教育為創造教育,變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為多元互動、相互切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相互促進、有機融合中實現全面發展,讓師生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共同找到創新的鑰匙。適應當今數字化的生存狀態、交互性的網絡特點和“數字一代”學生的學習習慣,運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VR、AR等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設計和流程,采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方式,辦好“智慧校園”、實施智慧教育。
教師的創造力是博采眾長的智慧結晶。教育創新的重要特質是“開放合作、共享共贏”,既需要一批教育家和教育名師競相迸發的創造激情,也需要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要以兼容并蓄的全球化視野來謀劃和推動。通過學習借鑒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并結合國情加以本土化改造,吸納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要素,擴大跨國教育技術合作,同時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優秀教育文化傳統,達到整合國際國內教育資源和以開放促創新的雙重目的。
教師的創造力是職業幸福的能量釋放。要提高教師的創造力,需要不斷增強他們的職業幸福感。當前,由于工作壓力導致的心理焦慮、職場狀態導致的“職業倦怠”,已嚴重影響教師的職業幸福。要提高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拓展教師發展空間,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合理配置師資和教學工作量,為教師減輕工作壓力、卸下心理包袱,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學習交流、研究反思,開展創新教學實驗;營造寬松和諧的文化環境,讓教師成為學校和教學的“主人”,在溫馨、自由的“精神家園”中鑄就健康人格、實現職業理想;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為教師的發展成長鋪路搭橋、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好條件,讓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優化教育生態、敬畏立德樹人規律、尊重教師勞動,我認為教師就能提高職業認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指數,激發智慧活力和創造能量。
(作者系江蘇省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教育 教師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