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迎檢”成頭等大事不是真扶貧

2017年12月07日 15:33 | 作者:何勇海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最近,內蒙古自治區一個旗上下氣氛緊張,由于在上次檢查評比中排名靠后,旗委書記已被約談做檢討,而本月末又將迎來新一輪檢查,如果第二次排在后五名,他的上級領導將直接被問責,“迎檢”已成全旗頭等大事。在半年時間內,這個旗除了要接受2次全區“大檢”,還要接受專項審計、巡視、盟市抽查3次“小檢”。這個旗一位干部透露,上次為迎接另一個旗縣來交叉檢查,全旗花的培訓費、差旅費、接待費共計20萬元,這20萬元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12月6日《經濟參考報》)

精準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戰之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目前各級政府都在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卯足勁加油干,一塊塊“硬骨頭”正在被啃下來。在“攻堅拔寨”過程中,有關部門組織一些符合實際需要的檢查評比、實事求是的檢查評比,應該有助于給脫貧攻堅增加一定的動力。現實中,也確有一些領導干部在扶貧中出現了動力缺乏、精神不振、得過且過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將檢查評比與扶貧政績甚至于個人“官帽”掛鉤,應該能倒逼那些領導干部下一點大力氣。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像內蒙古自治區那個旗,在半年時間內既要接受兩次全區“大檢”,還要接受專項審計、巡視、盟市抽查三次“小檢”,面臨每次檢查時,基本都要頻繁填表報數、陪會參會等等,以至于“迎檢”已成全旗頭等大事,這就讓扶貧領域的檢查評比走了形、變了味。要知道,有關部門開展檢查評比的初衷,是為了推動扶貧工作,而推動扶貧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脫真貧、真脫貧。但是,當“迎檢”成為頭等大事,耗費了基層干部大量時間與精力,哪來的時間與精力真抓扶貧、抓真扶貧,又何以精準?

檢查評比泛濫不僅干擾基層脫貧攻堅工作,還會催生扶貧務“虛功”。前不久有報道稱,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吐槽:扶貧工作中,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雪片般飛來,“5+2”“白加黑”都難招架,最多時一天就填了48份。還有報道稱,一些貧困戶對扶貧干部說,每次來不是填表就是調查,不是簽字就是畫押,這樣的扶貧他們不歡迎,也不需要。這些“填表式扶貧”、“調查式扶貧”,或許正是檢查評比太多給逼的。檢查評比結果涉及考核問責,一旦過多過濫,在高壓之下,有的地方就難免務虛不務實了。

諸多檢查評比不停歇,不僅無助于脫貧,還可能勞民傷財,給地方“造貧”。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本身就是行政成本高昂、行政資源大量浪費的源頭之一,尤其在基層,檢查評比過多過濫更可能形成繁重負擔。上述報道有個細節值得關注:地方扶貧“迎檢”都要做展板、拉橫幅、準備各種材料和辦公用品,還得好吃好住好招待。比如內蒙古那個旗為一次檢查,就花掉培訓、差旅、接待費共計20萬元,這20萬元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每一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都應用在“刀刃上”,盡量不要用在檢查評比上。

有網友說得好:“虛功”太多脫不了貧。為確保脫貧攻堅目標在每個貧困地區、每個貧困群眾身上得以實現,就要消除過多過濫的扶貧檢查評比,能取消則取消,能合并則合并,并將大張旗鼓的檢查改為隨機隱蔽的檢查,讓基層干部走出疲于應付扶貧檢查的“怪圈”,從而少一些形式主義扶貧,多一些走村串戶服務。同時,完善扶貧監督機制,相應增加民眾監督的比重,避免基層官員“只唯上、不唯下”;脫貧攻堅既要施加高壓,也需實施減負,對扶貧務虛者要問責,對扶貧務實者也要激勵,如此才會干實事、見實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扶貧 檢查 迎檢 頭等大事 脫貧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激情国产一区 |